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建立六大机制
本文关键词: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建立六大机制
【摘要】: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应重点建立六大机制,即利益公平分配机制、诉求回应解决机制、风险预防预警机制、危机妥善处置机制、舆论正确引导机制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维稳机制 社会稳定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已成为维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有效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应建立六大机制。利益公平分配机制利益公平分配机制就是在利益分配时,效率和公平并重,不但要把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芾;;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荆红;;“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J];理论与改革;2011年03期
3 王晓义;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4 刘国庆;;公安机关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9期
5 胡进军;;维护社会稳定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策略[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季建林;;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和发展社会稳定[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刘亚军;;关于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锁明;;群体性事件的多维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1年17期
9 钱迎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龙波;;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把握三个维度[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黄顺康;;论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阻断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索宝祥;;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三略”[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韦克凡;;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刘春春;;浅议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社会动因及处置对策——基于2008年13起群体性事件的分析[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陈丽华;李倩;;群体性事件的多视角透视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晋胜;卢建芬;;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国清 通讯员 李伟洋;牢固树立维稳是第一责任意识[N];法治快报;2009年
2 实习生 石丰屹 本报记者 杨树洁;全区综治委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N];铜仁日报;2009年
3 记者 蒙君 杜明;坚决打好国庆安全保卫这场硬仗[N];法制生活报;2009年
4 洪向峰 武兰娜 本报记者 柳萌;维护群众利益 确保社会稳定[N];抚州日报;2007年
5 温杭东;夯实稳定根基[N];济宁日报;2006年
6 记者 林学富;三门花桥:扎实推进“平安乡镇”建设[N];台州日报;2009年
7 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郭丛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加强平安洛阳建设[N];洛阳日报;2010年
8 记者 臧宾 武占民 通讯员 张建国;奏响平安和谐乐章[N];菏泽日报;2010年
9 朱新朝;定期研判服务平安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8年
10 李安楠 蓬伟;武隆:打造旅游安全先进县[N];重庆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柳;网络群体性事件互动模式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麒宏;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D];河南大学;2011年
9 崔翔;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倩;农村群体性事件及其预警机制的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5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8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