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性司法视域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研究
本文关键词:恢复性司法视域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研究
【摘要】:由于未成年犯特殊的神经质与精神质特点,我们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应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和保护的原则。而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存在共同的契合点,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将能更好地实现其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未成年犯 社区矫正 利益最大化
【分类号】:D926.8;C913.5
【正文快照】: 一、恢复性司法的蕴含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是指通过一种恢复性程序最终实现恢复性结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恢复性程序则是指由居中的第三者协调,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的接触与沟通,共同协商并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恢复性结果,是指通过犯罪人的道歉、赔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永慧,袁家璐,翟静,贾杰芳;违法犯罪少年与正常少年个性特征差异及其家庭社会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斌;;论监狱行刑理念的变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崔永东;;从“恢复性司法”看中国法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3 孙平;;社区矫正的法律人类学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4 崔永东;余寅同;;恢复性司法:中西古今之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李綦通;;恢复性司法理念下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飞;;“亲情会见”之利弊谈[J];研究生法学;2006年01期
7 李綦通;;惯常行为理论视野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J];当代法学;2009年05期
8 曹扬文;;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评判[J];中国司法;2009年12期
9 孔超;;浅析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和创新[J];中国司法;2010年12期
10 崔永东;;刑诉制度改革:比较与借鉴[J];中国司法;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卫东;;论和谐社会发展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2 董邦俊;;社区矫正问题初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3 谢柏荣;黄国鹏;;和谐社会之罪犯处遇[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5 蒋宪平;;试论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何靖;;和谐社会语境下未成年人刑事政策阐述[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郭文;;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强制医疗程序[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8 罗红兵;;论监外执行制度的诉讼化改造[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9 方媛;;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化处遇——以贵阳市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10 李瑞;徐静琳;;试论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陆敏;非监禁刑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振峰;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柳忠卫;假释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9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军;军人一般缓刑适用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林政;论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4 季元强;论轻伤害案在检察环节适用调解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於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实施主体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紧跟;罪犯劳动权法律保障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7 覃慧媛;论我国发展非监禁刑的必要性及其路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志洪;论对监狱的行政处罚的制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章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志锋;我国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模式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静,袁家璐,冯启美,刘金同,陈修哲,王延祜;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1期
2 陈美英,陈玉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6期
3 霍金芝,钱卫娟,袁德林;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春来;;未成年人犯罪矫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构建[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马捷;赵洁;赵冬燕;;社区矫正新探索——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视角[J];中国司法;2008年05期
3 张锐;;社区治理视角下恢复性司法的功能[J];金田(励志);2012年08期
4 李为民;单家和;;刑罚执行的理性跨越——恢复性司法理念与我国社区矫正结合之路[J];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5 马辉;;论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社区矫正中的引入[J];学理论;2012年25期
6 蒋秀兰;;恢复性司法理念下的犯罪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3年02期
7 刘晓梅;;恢复性司法框架下的社区犯罪防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赵云霞;张会清;;恢复性司法理念下社区矫正相关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2年01期
9 胡杰;张小蓓;;论涉罪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J];青年学报;2014年02期
10 徐俊驰;;社区矫正的刑事政策意义:兼论恢复性司法进路的局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顺安;甄宏;;社区矫正与恢复性司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章颖芳;王磊;;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狄小华;;试论犯罪的恢复性矫正[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李欣;社区矫正是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具体制度展开[N];检察日报;2008年
2 记者 孔博 毛一竹;广东两名盗林犯承诺造林改判缓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祝连勇邋王丽颖 本报记者 吕瑞东;为了社会效益最大化[N];吉林日报;2008年
4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检察院 程宏;社区矫正应注意吸收被害人参与[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海明;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社区矫正新论[D];山东大学;2010年
2 黄文娣;恢复性司法理念下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3 黄玉良;从恢复性司法的视角看我国农村犯罪惩罚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4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9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