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影响河北社会稳定的因素及政策应对

发布时间:2017-09-05 03:16

  本文关键词:影响河北社会稳定的因素及政策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稳定 就业 群体性事件 利益诉求 应对策略


【摘要】:维护社会稳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社会走向和谐的主要支撑。然而,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也会是长期存在的。因此,维护河北社会稳定应当综合施策,即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空间,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利益诉求机制,着重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拓宽社会流动渠道,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以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产生,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作者单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社会稳定 就业 群体性事件 利益诉求 应对策略
【基金】: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当前河北社会稳定动态研究》(201203368)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河北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艰巨。如何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对于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持河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也;;河北扶贫工作之我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艳青;徐田;王爽;;政治沟通视角下“驻村工作组”扶贫模式—以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寨子村为例[J];北京农业;2013年3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纪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处置对策[J];理论导刊;2010年05期

2 张小兵;;网络表达与社会稳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佟玉华;张小莉;章瑞;;预防和化解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利益矛盾和冲突[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7期

4 郝天资;陈伟;;浅析基层群众利益表达极端化[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4期

5 王春梅;;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症结与出路探寻——兼谈民事主体理性诉求的渠道畅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熊一新;;略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与构建和谐社会[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周晖;李天明;;论我国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李默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规范基层政府权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9 胡芾;;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彬;徐侠;;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望闻问切”[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黄顺康;;论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阻断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索宝祥;;武警部队处置群体性事件“三略”[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振清;;论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机制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韦克凡;;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8 刘春春;;浅议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社会动因及处置对策——基于2008年13起群体性事件的分析[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陈丽华;李倩;;群体性事件的多视角透视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军奎;;公众舆论与传媒影响下的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正伟;社会稳定,每个部门都是“减压阀”[N];人民日报;2009年

2 统筹策划 李峻峰 本报记者 覃一谨 董钦 曾屹崧 卢林峰 黄玉教;真诚倾听,畅通渠道解疙瘩[N];法治快报;2009年

3 记者 吴国清 通讯员 李伟洋;牢固树立维稳是第一责任意识[N];法治快报;2009年

4 实习生 石丰屹 本报记者 杨树洁;全区综治委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N];铜仁日报;2009年

5 基层科;全力构筑社会稳定第一防线[N];甘肃法制报;2008年

6 通讯员 邹榜华 黎清;对影响稳定的决策和项目坚决说不[N];三峡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若愚;我国城市整体上已进入一个典型的危机频发期[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奉文涛 杨永发;真心倾听意见 真情解决难题[N];海南农垦报;2009年

9 王德聪;实现北京两会“零上访”目标[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洪向峰 武兰娜 本报记者  柳萌;维护群众利益 确保社会稳定[N];抚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韩峙;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笃武;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勇;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与法律控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柳;网络群体性事件互动模式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麒宏;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5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95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