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我国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现状、成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7 08:49

  本文关键词:我国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现状、成因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 思想观念 制度机制 组织行为


【摘要】: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加速转型期。社会转型加速一方面引起了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分化,另一方面促使各种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逐渐显现,由此引发的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大量出现,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缘于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与组织行为。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应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利益诉求机制、独立和公正的司法制度、科学化民主化的政府决策体制、科学合理的现场处理体系,大力加强干部考核任用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关键词】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 思想观念 制度机制 组织行为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加速转型期。社会转型加速带来了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分化,各种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逐渐显现,由此引发的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大量出现。近年来,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迅速攀升,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2 范思凯;;公共权力转型期的政府公共服务[J];理论探索;2009年01期

3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5期

4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陈秀梅;;低效与高效:近些年中国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分析——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6 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J];学海;2009年01期

7 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J];政法学刊;2006年05期

8 肖文涛;;治理群体性事件与加强基层政府应对能力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平;;现阶段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陈光金;;社会建设重点领域相关问题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建立初探——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蒋湘陵;;公共信息管理在社会群体事件发生中的作用过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王雅蕾;方付建;;舆情热点事件的热源研究——基于人民网“舆情排行榜”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陈发桂;;我国基层维稳运行机制的理性化建构探析[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8 任鹏;娄成武;;群体性事件中的县政治理透视——基于政策冲突视角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9 卢保娣;;善治模式的创建与群体性事件的化解[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10 林琳;;群体性事件:审视与反思[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杨白云;;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5 王二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郝晓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施国庆;余芳梅;徐元刚;孙中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的分类[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吴新慧;;风险社会:农村环境受损群体及其抗争行为分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刘为民;;网“客”传播和公安“舆情”[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毅;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飞;大学生对介入群体性事件的选择取向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震;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刑事对策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3 崔敏;寿光市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原因及预防处置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晓亮;群体性事件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5 耿格峰;我国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林辉;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琳;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波;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云南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爱平;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公安机关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峥嵘;转型期我国农民群体性事件防范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子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与保障[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01期

2 刘武俊;人们急需有效及时的公共维权机制[J];北京观察;2005年01期

3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4 福建省公安厅课题组;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叶国兵;;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6 杨雪冬;;公共权力、合法性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张先福,马建文;当前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的研究与探讨[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龚廷泰,戴锐;社会利益关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行为定阈[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9 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韩峙;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静;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8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08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