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冲突视角下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基于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公共冲突视角下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基于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摘要】:公共冲突与基层政府治理密切相关,不仅是推动基层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群体性公共冲突事件频发的现状,文章主要探究了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治理方面的症结,并提出了公共冲突视角下基层政府治理的新思维。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共青团广东江门市蓬江区委员会;
【关键词】: 公共冲突 基层治理 群体性事件
【基金】:南开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城市社区冲突及化解路径研究”(项目编号:68140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运行中,一定程度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日趋多元化,各种矛盾不断凸显,一定范围和层面内的冲突更难以避免。与广大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冲突越来越多,如近年来源于基层的群体性公共冲突事件频发,其对基层政府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斌;;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基层政府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章再彬;;基层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能力透析[J];党政论坛;2012年03期
3 曹鹏飞;;基层社会“变迁”与基层党组织“建设”[J];理论前沿;2008年21期
4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5 张爱军;;群体性事件概念之名实辨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吴永;;近代知识精英的“国民”话语及其政治维度刻画——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7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李广学;杨秀梅;;冲突与和谐——我国转型期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9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10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群;;社会小组工作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探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彩虹;;冲突与和谐——从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看我国农民工与市民的利益冲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兆丰;基于竞合战略的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模式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03期
2 乔治·阿克洛夫;;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J];经济导刊;2001年06期
3 房桂芝,董礼刚;建立完善的农民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对农民集体上访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高红阳;;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评述、反思与创新[J];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01期
5 胡荣;;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6 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7 行健,黄啸;一个农民举报人的遭遇[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01期
8 郑卫东;农民集体上访的发生机理: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5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7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8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9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10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809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0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