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探析与构想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探析与构想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以及社会安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国际地位稳步提高。然而金无足赤,在我国快速前进的步伐中,户籍制度的改革成为了由于发展而滞后的领域之一。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水平飞速发展,但是被赋予过多附加福利的城市户籍使大量农村人口趋之若鹜,造成大量人口的盲目迁移。这导致了我国社会不公、人口管理困难,甚至拖慢城市化进程,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户籍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户籍制度模式确立与变迁的发展历程,并剖析了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户籍制度改革历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原因;然后以十八大和两会所提出的政策为依据分析研究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我国户籍制度模式改革提出的要求,并通过分析与研究沧州、衡水以及贵阳三种规模城市对差别化落户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我国户籍制度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具体探讨;第五章通过对天津市实行积分落户制度模式的现状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探索了户籍制度改革中积分落户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以及长期实行积分落户的弊端,并对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最后对现阶段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构想。
【关键词】:户籍制度 人口管理 改革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42
【目录】:
-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3-4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9
- 1.1.2 选题的研究目的9
- 1.1.3 选题在理论以及应用方面的意义9-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0-12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户籍制度模式的变迁与问题13-23
- 2.1 我国户籍制度模式的确立与变迁13-15
- 2.1.1 1949-1957年“城乡二元化”模式初步确立13
- 2.1.2 1957-1978年“城乡二元化”模式进一步深化13
- 2.1.3 1978-1992年“城乡二元化”模式开始动摇13-14
- 2.1.4 1993-2009年户籍制度突破“城乡二元化”结构14
- 2.1.5 2010年至今破除“城乡二元化”,探索户籍制度新模式14-15
- 2.2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模式引发的问题15-17
- 2.2.1 身份等级划分明显,制约人口自由流动15-16
- 2.2.2 城市管理缺失,制约城市化发展16
- 2.2.3 户口等级分明,加剧社会分层16-17
- 2.2.4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与不平等状况加剧17
- 2.3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困境17-19
- 2.3.1 地方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缺乏动力18
- 2.3.2 户籍制度改革成本过高18
- 2.3.3 大城市环境承载力下降18-19
- 2.3.4 社会福利不平等,社会秩序紊乱19
- 2.4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举步维艰的原因19-23
- 2.4.1 我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19-20
- 2.4.2 “城乡二元化”结构意识积重难返20
- 2.4.3 户籍制度的差别化分配原则根深蒂固20-23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户籍制度模式改革的新举措23-29
- 3.1 中共十八大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23-24
- 3.1.1 加强属地化改革23-24
- 3.1.2 关于属地化改革的分析24
- 3.2 2014年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会议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24-26
- 3.2.1 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24-26
- 3.2.2 关于差别化落户政策的分析26
- 3.3 现阶段我国党和政府改革户籍制度模式的新突破26-29
- 3.3.1 坚持以人为核心,户籍制度改革重质量轻规模26
- 3.3.2 保障落户人口均等享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权益26
- 3.3.3 农业转移人口不再以三权换户籍26-27
- 3.3.4 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户口迁移27-29
- 第四章 十八大后我国大中小型城市对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9-37
- 4.1 小型城市:沧州市对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9-32
- 4.1.1 建制镇和小型城市的落户限制政策29
- 4.1.2 沧州市落实新户籍制度模式的案例研究29-32
- 4.1.3 沧州市落实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思考32
- 4.2 中型城市:衡水市对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2-34
- 4.2.1 中型城市的落户限制政策32-33
- 4.2.2 衡水市落实新户籍制度模式的案例研究33-34
- 4.2.3 衡水市落实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思考34
- 4.3 大型城市:贵阳市对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4-35
- 4.3.1 大型城市的落户限制政策34
- 4.3.2 贵阳市落实新户籍制度模式的案例研究34-35
- 4.3.3 贵阳市落实户籍制度新模式的思考35
- 4.4 大中小型城市落实户籍制度新模式的社会效应35-37
- 4.4.1 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36
- 4.4.2 促进我国社会公平36
- 4.4.3 中小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加重社会资源压力36-37
- 第五章 作为特大城市的天津市对积分落户制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7-51
- 5.1 特大型城市积分落户制度的发展历程37
- 5.2 积分落户制度的主要内容37-38
- 5.3 天津市对户籍制度新模式积分落户制度的探索与实践38-48
- 5.3.1 天津市2012-2015年人口情况分析38-40
- 5.3.2 天津市积分落户制度的政策支持40
- 5.3.3 天津市积分落户制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40-48
- 5.4 天津市实行积分落户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8
- 5.4.1 入户办理程序复杂48
- 5.4.2 “供不应求”的落户指标48
- 5.4.3 积分落户制度“嫌贫爱富”,隐藏身份歧视48
- 5.5 长期实行积分落户制度的弊端48-51
- 5.5.1 造成我国发达地区底层劳动力紧缺49
- 5.5.2 加剧社会不公,引发社会矛盾49
- 5.5.3 加大城乡与区域差异49-51
- 第六章 现阶段对完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构想51-55
- 6.1 完善积分落户制51
- 6.1.1 积分落户指标“多条件、低门槛”51
- 6.1.2 简化积分落户办理程序,提供人性化服务51
- 6.2 以发展中小城市来减轻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压力51-52
- 6.3 为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52
- 6.4 将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统筹52-53
- 6.5 剥离户籍制度福利,加强配套政策同步改革53-55
- 第七章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59
- 攻硕期间本人发表论文情况59-61
- 附录一61-63
- 附录二63-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作明;城市化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J];理论前沿;2001年13期
2 戴均良;户籍制度改革与村居体制转换[J];小城镇建设;2001年11期
3 ;户籍制度改革不宜缓行[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21期
4 谢承福;蔡利丰;陈波;;宁波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J];宁波经济;2001年12期
5 徐晓健;户籍制度改革将走向何处[J];社会;2002年02期
6 钟卫东;试论户籍制度改革[J];江南论坛;2002年06期
7 陈爱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城市化进程[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我国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J];山区开发;2002年07期
9 乔润令;放开户籍,农民并没有蜂涌入城 宁波和石家庄户籍制度改革调查[J];中国改革;2002年10期
10 严新明,陈华;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时空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制度屏障及其破解——基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途径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英;骆东奇;;典型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述评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吴效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冷静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马婕;;关于深化深圳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5 张年国;谭许伟;王娜;张霄兵;;户籍制度改革影响下的沈阳人口空间分异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薛冰;徐可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导向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7 姚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若干问题[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8 赵振军;;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制度改革[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9 吴长林;;户籍制度改革与合法权益保障[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10 吕云涛;;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洁;户籍制度改革需渐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巡视员 侯岩;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户籍制度改革[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景后寅;户籍制度改革 配套政策需跟进[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4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李林德;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剥离户籍附加功能[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周润文;户籍制度改革迈出重要一步[N];金昌日报;2010年
7 记者 郝锴;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N];徐州日报;2010年
8 小羊;南师大学子关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N];江阴日报;2010年
9 记者 肖瑞娜 沈海娥;全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海南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彭彦鹏;部署推进全州户籍制度改革工作[N];柴达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玮;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季安照;阻力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0年
3 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丽丽;深化我国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大来;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朴诗瑶;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吉林省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徐茂;人口城镇化视野下的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钱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曹青彦;我国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7 安兴;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山西大学;2014年
8 王亚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杨旭;我国特大型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10 白振天;政策执行视角下农民工落户城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7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3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