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满意感、政府满意度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生活满意感、政府满意度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满意度 生活满意感 群体性事件 心理和谐
【摘要】:本研究将政府满意度、民众生活满意感作为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感与群体性事件意愿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感对群体性事件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满意度与温和型和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生活满意感与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显著负相关;而且,政府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的生活满意感的民众往往拥有较高的政府满意度)。预测分析发现,政府满意度可以很好预测温和型和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中介分析发现,政府满意度在生活满意感与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从心理层面为政府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满意度 生活满意感 群体性事件 心理和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群体心理分析的群体性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研究”(09YJA810028)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一、概念界定所谓集群行为是指群体成员参与为改善群体现状的行动,是一种共同情绪影响下的个体行动[1],如静坐、请愿、游行示威、抗议、围攻政府部门等。群体性事件涉及范围广泛,多呈现复杂性、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常见的群体性,往往表现为不满群众围攻当地政府机关损毁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智涵;虞涛;;政府信任感对民众社会公平感与生活满意感及心理和谐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张书维;王二平;周洁;;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3 贾留战;马红宇;;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管理现代化;2011年04期
4 吴九君;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5 金太军;沈承诚;;从群体性事件到群体性行动——认知理念转换与治理路径重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吴九君;郑日昌;田宝伟;;大学生心理和谐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0期
7 何东霞;柴盈;;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3届年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1期
8 彭代彦;吴宝新;;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J];世界经济;2008年04期
9 罗小锋;;农村公共事业与农民生活满意度[J];西北人口;2012年02期
10 郭梅英;张玉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及非理性观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桂兰;S镇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美;高中生生活满意度与负性事件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贵忠;政府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6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吴健;陈善平;潘华山;梁建平;;在锻炼情境下2种运动承诺结构模型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闵亮;;基于工业数据的外部融资依赖与行业波动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范明;肖璐;;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易学东;高博;;网店形象通过信任中介作用影响顾客购买意向[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丹;卷入程度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广告诉求的缓冲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积勤;田博;;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沈杰,方卫华;当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一项对安徽阜阳农村的实地调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黄坚平,李晋明;用户满意理念及用户满意度指数在中国的应用[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5 杨桂华;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6 郭道晖;;从人治走向法治——五十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曲折经历[J];百年潮;1999年07期
7 梁桂芝;;和谐社会视野下法律援助制度之完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8 孙宁昕;;私力救济的正当性及其规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杨美丽;周应恒;王图展;;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基于地区面版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3期
10 田野;赵晓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彩霞;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信访案例论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红兵;当代中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肖林;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红梅;江门市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满意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永峰;庞德社会控制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刘圣荣;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跃辉;中国人大代表专职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杨文姬;攻击问卷(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刘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解决之道[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贺社新;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义 ,周国梁;山东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研讨培训[J];公安教育;2001年12期
2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4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5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6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7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8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9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10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二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3 韦克凡;;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4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5 刘春春;;浅议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社会动因及处置对策——基于2008年13起群体性事件的分析[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6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颖;;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基于沈阳市的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2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5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6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8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9 顾新征;建一流队伍 保一方平安[N];营口日报;2009年
10 李呈祥 高山雪;兴隆与京津冀5县区共签“平安边界”协议[N];承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涛;地方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预案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蕾;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防治与基层政府行为方式转变[D];西北大学;2010年
6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解志元;我国基层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能力准备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翁奇琪;地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善治途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7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3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