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制度废除背景下违法行为矫治的行政法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13 16:34
本文关键词:劳教制度废除背景下违法行为矫治的行政法思考
【摘要】: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劳教制度在中国已历时五十多年,它曾发挥着重大的历史性作用,但是劳教制度的运行机制缺乏应有的规制,与现有的法律制度产生抵触。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废止了劳教制度,但劳教制度的废除形成的法律上的空缺,需要新的立法来填补,违法行为矫治法工作亟待出台。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劳教制度的废除及其带来的管理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废除劳教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正式废止劳教制度,在阐述劳教制度废除的背景、意义后,详细的分析废除后所带来的管理问题,为什么要设立新法以替代劳教制度,为什么要对违法行为进行矫治,以及矫治与劳教有何区别。 第二部分,矫治范围的法定化。该部分先通过原劳教制度涉及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来分析范围法定化的必要性,以及矫治对象应具备的特征,由此引出矫治范围的适当调整,避免在矫治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的混乱状况,实现矫治范围的法定化。 第三部分,矫治程序的司法化。首先阐述劳教制度的程序的弊端,从而指出矫治程序必须纳入司法程序,并分析矫治程序必须司法化的原因,再引出对矫治程序司法化的构建,将矫治案件划分为立案调查程序、审查批准与监督程序、以及审理裁判程序这几个阶段。 第四部分,矫治主体极其职权划分。鉴于已废的劳教制度的管理主体的公安机关,集侦查权、审批权、监督权、执行权于一身的弊端,在此部分,先通过劳教制度的管理主体来说明权力主体分权制衡的必要性,新法必须合理设置矫治主体,并将其职权一分为四,调查决定权、审理裁判权、审查监督权、执行权,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专门的国家机关或组织分别行使,并用法律明文的形式予以确定。 第五部分,矫治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针对被劳教人员在劳教过程中受到的权利侵害,探讨被矫治人员在矫治过程中权利救济的重要性,以及遭到侵害时的权利救济问题。在充分保障被矫治人员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上诉权和申诉权的同时,还要依法规定被矫治人员的权利,规范、限制并监督执法者的权力,以及建立经济赔偿、补偿制度对已然遭受侵害的被矫治人员予以经济上的赔偿或补偿。
【关键词】:劳教 劳教制度 违法行为 矫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1;D926.8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 劳教制度的废除及其带来的问题11-19
- (一) 劳教制度废除的背景11-14
- (二) 劳教制度废除的意义14-15
- (三) 劳教制度废除后带来的管理问题15-19
- 二、 矫治范围的法定化19-24
- (一) 矫治范围法定化的必要性19-20
- (二) 矫治对象的特征20
- (三) 矫治范围的适当调整20-24
- 三、 矫治程序的司法化24-29
- (一) 矫治程序司法化的原因24-25
- (二) 程序司法化的构建25-29
- 四、 矫治主体及其职权划分29-34
- (一) 权力主体分权制衡的必要性29-30
- (二) 矫治主体的职权划分30-34
- 五、 矫治过程中的权利救济34-39
- (一) 矫治中的权利救济的重要性34-35
- (二) 矫治过程中的权利救济35-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静;;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问题浅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2 韩丹;;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9期
3 陈翔宇;;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劳动教养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4 曹宁;芦康;;试论劳动教养制度弊端及其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1年27期
5 齐梦莎;;浅论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缺陷[J];法制与社会;2012年13期
6 叶旺春;;劳动教养制度的权力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尹明灿;;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困境及改革方向——兼论劳动教养理论根基的应然定位[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姚旭明;王俊发;;法治视角下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年23期
9 王文惠;;劳动教养制度政治功能管窥——从“唐慧事件”联想到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刘玉新;;劳动教养工作创新实践的几点体会[J];中国司法;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84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4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