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各种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由民生诉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大量增加,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风险源”。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利益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加快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公共诉求不断增多。在县域密集出现的社会矛盾是全省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问题的综合反映,如国企改革、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经济纠纷等引发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以及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县域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成为县域治理的焦点。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土地征用、拆迁建房等问题急剧凸显出来,加上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治安案件,给县域治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更是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不断地引发各种治安问题。如何构筑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降低犯罪率,增加公众的安全感,建设和谐社会,是摆在公安部门、学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深入系统地研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应对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势,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寿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相关文献综述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社会治安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对转型期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探索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几年来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结了当前该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通过了解国内外一些地方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浓缩提炼获得对于县域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第五部分,在前面理论知识和寿县社会治安防控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出现更加合理的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关键词】:寿县 社会治安 社会转型 防控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导论8-16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四) 本文的研究结构框架14
- (五)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4-15
- (六) 本文的创新点15-16
- 二、社会转型期加强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6-25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16-18
- 1. 县域16
- 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6-18
- (二) 社会转型期加强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现实必要性18-20
- 1. 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导致社会伦理道德出现危机18-19
- 2. 群体性事件多发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巨大挑战19
- 3. 县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违法犯罪案件增多19-20
- 4. “留守家庭”的出现成为新的治安隐患和不安定因素20
- (三) 社会转型期加强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20-25
- 1. 治理理论20-22
- 2. 风险社会理论22-23
- 3. 服务型政府理论23-25
- 三、转型期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25-37
- (一) 转型期寿县社会治安面临的挑战25-26
- 1. 刑事案件高发,治安形势严峻25
- 2. 群体性事件高发且抵抗性增强25-26
- 3. 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呈现蔓延趋势26
- (二) 寿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26-29
- 1.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防控队伍力量26-27
- 2. 密织防范指挥体系网络27-28
- 3. 加大投入,建立长效保障机制28
- 4. 健全考评机制,强化组织驱动力28-29
- 5. 加强治安科技防控,推进城乡平安建设29
- (三)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29-31
- 1. 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29-30
- 2. 打防控能力显著提高30
- 3.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加实密30
- 4.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更加有效30-31
- (四) 存在的问题分析31-37
- 1. 法律制度不完善31-32
- 2. 警务指挥机制不完善32
- 3. 情报信息体系不健全32-33
- 4. 社会治安预警机制不完善33-35
- 5. 经费保障机制缺口大35
- 6. 社会治安防控主体体系单一35-37
- 四、国内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37-44
- (一) 国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37-39
- 1. 英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经验37-38
- 2. 美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经验38-39
- (二) 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39-42
- 1. 青岛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39-41
- 2. 安徽省五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41-42
- (三) 国内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启示42-44
- 五、优化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对策44-51
- (一) 提升治安防控整体效能,创新指挥运行机制44-45
- (二) 创新情报系统建设,加强情报收集研判能力45
- (三) 积极调动社会防控力量,推动治安防控社会化45-47
- (四) 加大治安防控建设投入,创新经费保障机制47-48
- (五) 强化科技防控机制建设,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科技化48-49
- (六)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的法律制度,实现社会治安防控的法治化49-51
- 结语51-52
- 注释52-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爱元;21世纪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战略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光;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与预警[J];人民公安;2000年23期
3 穆培文;努力构建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4 王成;社会治安形势为何如此严峻[J];中国职工教育;2000年06期
5 唐爱元;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战略思考[J];公安研究;2000年06期
6 廖志恒;;社会治安控制目标定位的社会背景分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生;;加强2000年社会治安的五点建议[J];理论导报;2000年06期
8 王增进;营造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深圳社会治安环境[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9 张晶;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消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10 金其高;社会治安系统防控模式的构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其高;;论中国社会治安战略[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金其高;;论中国社会治安战略[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漆洁冰;;构建县级中心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朱沅沅;;当前社会治安状况新特定和新趋向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丛术良;;我国“入世”后的治安形势分析[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生荣;;惩治与预防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对策思考[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7 唐敏;;为北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必须牢牢把握四个环节[A];北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秦跃明;;对中心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A];如何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论文选编[C];2007年
9 毛瑞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评估体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涂乙林;黄定德;周平;;对构建中心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明邋黄汉军;岳池整治社会治安实施行政问责[N];广安日报;2007年
2 王朝书;全州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3 武立峰;市公安局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环境[N];平顶山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鹏飞 实习生 郭静;我市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86%以上[N];咸阳日报;2007年
5 记者 郑岚岚;全市社会治安持续向好[N];湛江日报;2007年
6 杨蓓;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提升明显[N];昆明日报;2008年
7 朱峰 杨守勇;河北将在所有乡镇建立“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N];中国社会报;2009年
8 闫钟;“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已列为达旗治安整治长效机制[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佳颖;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N];张掖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杜志锋;我市开展节前社会治安及安全生产大检查[N];平凉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春瑛;社会治安服务有效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广州市社会治安状况预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周云飞;社会治安防控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于振荣;转型期上海老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安鑫;我国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胡效铨;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重庆社会治安服务供给体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爽;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增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郑霄宇;保定市警察勤务模式的新思路探索[D];河北大学;2015年
8 曾仕鹏;“双网格”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谢兴锐;阳江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单志坚;增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8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4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