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证据及其审查判断若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DNA证据及其审查判断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DNA证据作为新科学证据的代表,给刑事司法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变革性的影响。在强调DNA证据特殊证明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自身出现错误以及对其进行错误解读的风险。在司法实践中,DNA证据的应用已经暴露出诸多技术、管理和程序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有必要加强对DNA数据库比对、混合DNA分型、DNA检材污染以及鉴定文书等的审查,确保DNA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发挥预期的正向功能,避免司法错误发生。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DNA证据 数据库 混合分型 检材污染
【分类号】:D918.9
【正文快照】: 一、DNA证据的基本原理、独特证明功能及风险作为法庭科学领域的“利器”,DNA证据1不仅使一些被告人经常提出的“不在犯罪现场”的辩解大打折扣,而且凸显了生物物证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纠正了一批存在生物证据的错案。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DNA证据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给司法人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广军;付慧基;;基于图形渲染的犯罪现场虚拟重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 缪四平;;情况证据在侦查与审判中的推证功能简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吴同;周丽;;论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鉴真[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培培;论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实践限度[D];苏州大学;2014年
2 董萍萍;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周新宇;刑事诉讼领域电子证据取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汪攀;侦查实验笔录证据化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翎;张小为;段秉章;霍振义;;DNA指纹的个体特异性和细胞稳定性研究[J];法医学杂志;1990年02期
2 ;《首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交流会》年内召开[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3 方陵生;;DNA“出庭作证”[J];检察风云;2007年08期
4 陈松;;法医DNA实验室的DNA污染和防范[J];刑事技术;2007年03期
5 ;新型DNA喷雾能“认出”嫌疑犯[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0年12期
6 徐程;丰蕾;杨帆;涂政;胡兰;;微量接触DNA的浓缩与回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7 张田勘;从辛普森案件谈DNA鉴定[J];知识就是力量;1995年05期
8 文盛堂;论DNA证据技术及其法治功能的实现[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靳俊峰,陈玉川,成建定;DNA研究历程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陈学权;;发现冤案的新方法——美国定罪后DNA检测立法及启示[J];当代法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兴春;刘健;;法庭DNA技术标准化之我见[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红霞;刘宏;;牙刷上脱落细胞的DNA检验1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杜泓;;DNA检验结论的证据作用[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侯一平;张霁;李英碧;吴谨;;法医DNA芯片研究进展[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王万旭;林锦锋;许卫平;;食剩水果残核DNA检验3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林生;;网络化DNA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7 倪星群;郭景元;吕德坚;陈丽娴;;DNA降解率的定量测定[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瑞恒;闫立强;王立铭;郑白宇;刘克健;;一种新的DNA抽提法——TTAB法[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锋;姜先华;李军;;打拐DNA数据库的总结[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李海燕;袁自闯;唐振亚;;广东省法医学DNA数据库的现状及思考[A];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翟永太 聂同钢;DNA“精确制导”[N];人民公安报;2006年
2 韩梁;DNA证据可伪造,刑案鉴定蒙阴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贺永峰;运用DNA破大要案87起[N];人民公安报;2010年
4 记者 周斌伟 通讯员 何琳;苏州今年利用DNA技术破案656起[N];人民公安报;2010年
5 义丽 张慧娟;市公安局投入一百二十余万元建成DNA实验室[N];晋中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韩红芝;马卫东:破译“DNA密码”的科技尖兵[N];人民公安报;2011年
7 记者 吴m#麓;“DNA打拐”圆寻子梦[N];北京科技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夏文燕;你所不知道的DNA鉴定[N];江苏科技报;2012年
9 李传峰;绳索上测出完整的DNA图谱[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杨树华 施晓炳 ;DNA技术为“科技强警”助力[N];人民公安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晨;基于磁性微粒纯化法医样本DNA方法的建立[D];西北大学;2012年
2 李芳;基于磁性微粒的法医样本DNA纯化[D];西北大学;2011年
3 周勤虎;醋酸铵盐析法和DNA修复技术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多态性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高林林;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线粒体DNA异质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5 刘超;不同条件下核酸样本制备的质量控制和参数建立[D];浙江大学;2007年
6 龙仁;大鼠组织ATP、DNA、肌动蛋白含量与PMI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05年
7 刘炜;DNA鉴定之法制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怀才;试述我国公安DNA数据库在侦查中的应用与展望[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9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4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