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之完善

发布时间:2017-09-30 17:04

  本文关键词: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之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犯 缓刑 原因分析 刑事一体化 完善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给予未成年犯何种处罚与其今后能否健康成长息息相关。考虑到未成年犯身体发育不全、思想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特殊性,对其施加刑罚应以教育、保护未成年犯为原则,而不是注重惩罚。 未成年犯缓刑制度作为一种人道化、社会化的刑罚制度,不但可以减少监禁刑带来的种种弊端,还能根据未成年犯各自的情况为其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使他们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矫正,不被社会各方所排挤,顺利地重归社会,从而达到保护未成年犯、预防其再犯罪的效果。在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理想手段并没有从缓刑制度中独立出来,未成年犯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成年犯适用基本一样的缓刑制度是不妥当的。因此,为了实现缓刑制度对未成年犯的教育及犯罪控制、预防功能,笔者将从立法、司法及执法环节中找出未成年犯适用缓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让缓刑制度对未成年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立法、司法及执行现状进行分析后得知,由于报应刑理念的影响使得在该制度的运行中未能重视对未成年犯特殊性的考量,从而导致该制度在立法上存在配套制度的缺失、适用条件的不合理等问题;在司法中适用不平等、适用率低;考察、监管过程中由于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难以达到良好的考察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助“刑事一体化”的思想内涵,提出扩大未成年犯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明确其实质条件、完善人格调查制度、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制度及构建未成年犯缓刑行刑效果评估制度等几点建议来对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进行完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基本概述。这部分主要是厘清未成年犯与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概念、归纳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法律依据,同时对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合理性作了分析。 第二部分: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现状及问题。这部分对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在立法、司法、执行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笔者还借助在实践中的调查情况及相关案例有力地证实了相关的结论。 第三部分: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此部分通过对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检讨了目前这一制度中报应刑理念的错误,,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指导理念——教育刑理念,为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理念根基。 第四部分: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完善。这部分从对储槐植老师“刑事一体化”思想的理解出发,结合我国的制度实践,提出了从放宽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条件、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制度、构建人格调查制度及行刑效果评估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犯 缓刑 原因分析 刑事一体化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4.13;D922.183;D926.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一、 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基本概述12-17
  • (一) 未成年犯与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概念厘清12-13
  • (二) 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法律依据13-15
  • (三) 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合理性根据15-17
  • 二、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现状及问题17-27
  • (一)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立法现状及问题17-21
  • (二)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司法现状及问题21-24
  • (三)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执行现状及问题24-27
  • 三、 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27-30
  • (一) 报应刑理念的影响27-29
  • (二) 未能充分考虑未成年犯的特殊性29-30
  • 四、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完善30-42
  • (一) 完善未成年犯缓刑适用条件31-33
  • (二) 建立完整的未成年犯人格调查制度33-34
  • (三) 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未成年犯缓刑执行制度34-39
  • (四) 构建未成年犯缓刑实施效果评估机制39-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贻飞;;论社会调查报告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借鉴[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2 张金武;;危机干预模式在未成年缓刑人员矫正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司法;2011年01期

3 刘立霞;尹璐;;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缓诉制度中的运用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1期

4 顾俊怡;孙松俊;;完善禁止令执行及其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8期

5 熊谋林;;比较视角:未成年人违法与矫正措施略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2期

6 张鸿巍;;少年缓刑刍议[J];河北法学;2010年07期

7 张亚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缓刑考察制度[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周华;论我国缓刑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姚雅晴;;中美两国缓刑制度比较概述[J];学理论;2012年33期

10 敦宁;张静;;缓刑制度新探——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全;中国缓刑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9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49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