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自由的正当性及制度安排
本文关键词:论积极自由的正当性及制度安排
【摘要】:二战以后,自由主义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柏林提出对自由概念的二分,提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通过指出积极自由存在的危机来坚守“消极自由”,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人权利”至上的观点,被认为是战后西方自由主义复兴的标志。柏林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并非横空出世,早在斯多葛学派的自由思想中就已经出现了某些积极自由的因素,到卢梭提出的“公意”之下的自由,贡斯当的“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格林从共同的善的观念出发,认为国家在实现个人自由的道路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来论证积极自由。柏林在二战以后,站在对历史的反思的视角上,指出消极自由的不可侵犯和积极自由存在的危机。在柏林提出这种观点并为其论证时,遭到了社群主义的批判,社群主义批判这种“个人权利”至上的观点,认为作为个体的人是社会的一员,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也正是“积极自由”成为了连接“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桥梁,也连接了个人与社会。在此基础上,去分析积极自由的正当性,并从这一逻辑出发,从现有法律制度中从去考察积极自由的存在,并对其作出分析评价。
【关键词】: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正当性 制度安排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7
- 2 积极自由的理论渊源7-15
- 2.1 卢梭的积极自由观7-9
- 2.2 贡斯当的积极自由观9-12
- 2.3 格林的积极自由观12-15
- 3 积极自由的概念15-18
- 4 积极自由的正当性分析18-29
- 4.1 消极自由的困境18-22
- 4.1.1 托克维尔对消极自由的担心18-19
- 4.1.2 社群主义对消极自由的挑战19-22
- 4.2 积极自由的正当性论证22-29
- 4.2.1 积极自由的理论根基22-24
- 4.2.2 积极自由的偏离24-25
- 4.2.3 积极自由的领地25-29
- 5 积极自由的制度安排29-36
- 5.1 积极自由与民主制度29-30
- 5.2 积极自由之宪法规定30-33
- 5.3 积极自由与国家责任33-36
- 6 结语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邵燕;;密尔混淆了什么?——密尔、柏林的自由观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2 申建林,储建国;自由与道德、能力、市场——消极自由主义者与积极自由主义者的论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杨广;;两种自由思想视野下的法律家长主义[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马翰林;付志勇;;论以赛亚·柏林的“两种自由”[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5 姚立;;伯林多元价值导向下的两种自由[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刘训练;;“两种自由概念”探微[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郑涛;;破牢而出抑或画地为牢——浅议伯林的自由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熊秀梅;;伯林消极自由思想所引发的质疑与回应[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石;;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辨析——对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论”的分析与批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刘训练;;后伯林自由观:概念辨析[J];学海;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清;;如何挽救他者的事业——福柯和伯林的非理性哲学批判[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肖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讨自主学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黄克武;;严复与中国式“个人主义”的起源与发展[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5 黄克武;;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缘起与衍变[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宝明;;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与“自由”的分野[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飞;;关于政治传播学本土研究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赵俊英;;珠心算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探讨[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汪行福;;现代性与民主——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英杰;企业更需要积极自由[N];今日信息报;2006年
2 单世联;“积极自由”在中国的另一个版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木石心;政教、历史与精英[N];法制日报;2009年
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不采
本文编号:1036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3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