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体:宪法时刻与梁启超的共和再造
本文关键词:所谓国体:宪法时刻与梁启超的共和再造
【摘要】:中国1915年的国体之争,既是一场宪法危机,也是中国的宪法时刻。在宪法必须出场的背景下,梁启超通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从宪法的层面论述了共和国体不容颠覆的政治主张。梁启超对国体问题的阐述,对于中国的宪法与政治产生了"共和再造"的效应。不仅如此,梁启超的国体思想,对于百余年来中国的宪法理论、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也产生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体 政体 梁启超 共和 宪法
【分类号】:D909.2
【正文快照】: 作者喻中,法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引言:重温1915年的"宪法时刻”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以一篇文章闹挎一个王朝的稀奇事。这篇文章就是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以下简称《异哉》),#174;那个被_垮的王朝就是袁世凯的洪宪王朝。宣称洪宪王朝是梁启超的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中筠;关键在于立宪[J];读书;1998年11期
2 元青;;也谈《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之真义[J];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2期
3 曾业英;;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真义何在?[J];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4 萧延中;论梁启超对早年毛泽东的影响[J];近代史研究;1988年01期
5 崔志海;梁启超与日本——评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6 王琪;;日本国体论源史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苏刚;;给“民主”减负,为“共和”正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刘振岚;试论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的内涵与要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9 李育民;;晚清时期国体观的变化试探[J];人文杂志;2013年06期
10 何华辉 ,许崇德;国体的新规定 政体的新发展——读宪法修改草案的一点体会[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蒋志如;;何去何从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尹德贵;;“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论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吕家毅;;论检察制度的宪政功能[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8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f 青;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晓虹;梁启超与日本明治小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徐剑梅;福泽谕吉和梁启超的政治革新观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3 韩大元;;美浓部达吉立宪主义思想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4 董t犛,
本文编号:1099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9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