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大众媒介构建法治认同的维度与现实进路:以新闻评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2 00:24

  本文关键词:大众媒介构建法治认同的维度与现实进路:以新闻评论为例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媒介 新闻评论 法治建设 法治认同


【摘要】:法治认同的普遍缺失是当下我国法治建设的短板。大众媒介提供了交流协商的场域,有利于将法治意识植入社会活动主体的主观认知。本文以新闻评论为例,展现了大众媒介对法治认同的构建作用,即:认知维度上,促使法律知识向常识转化;身份维度上,唤起现代法治中的公民意识;利益维度上,搭建"法治保障公民利益"的心理图式;价值维度上,凸显法治价值的阐释框架。新闻评论为建构法治认同提供了现实进路,表现在:内容方面,评论以明辨是非、彰显价值为显性诉求;以建构意义为隐性诉求,具有较强的"符号权力";表达方面,评论以理性论证保障意义的有效交换;作用机制方面,评论作为社会的反思性中介参与了公众的认知循环。
[Abstract]:The general lack of the rule of law identity is the short pla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 The mass media provides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 ,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the rule of law consciousness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society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保类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监管有效性研究”(11BXW03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情境教学法在《新闻与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2A28)
【分类号】:D920.0;G212.2
【正文快照】: 一、法治认同的缺失是当下法治建设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然而我国公众对法律规范、法治价值的内化以及对法治运行的理解相对滞后。由于公众对法律缺乏认知和尊重,法律制定者的良好初衷未能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钰 ,张襄誉;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J];社会;2002年10期

2 付子堂;赵树坤;;当前中国法治精神缺失现象观察[J];人民论坛;2013年14期

3 刘海年;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J];中国法学;1998年01期

4 张淑华;;评论符号权力的生成与“公民写作”期待[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涛;[N];法制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志远;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2 周少元;法治的核心是宪治[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3 王立峰;;论法治型政府的构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张庆旭;“判例法”质疑[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5 王峰,郝丽丽;论公民的宪法意识及其提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尹奎杰;权利思维方式的逻辑理路[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7 刘立明;;法治生态论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立新;;法治的法理学再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于宏;张天上;;论社群主义权利观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韩涛;;浅析民意与司法的平衡[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傅光明;;建设法治财政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玄玮;;法治思维下检察机关“一般监督权”之重构[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优化检察权配置[C];2013年

5 陈静;;中国法律信仰现状分析及重构[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6 王继恒;;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法变革——基于和谐、人本与生态化三个问题面向的展开[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8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彦宏;分析法学的权利概念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书林;省直管县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宪法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4 舒畅;法治的控权机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金勇;乡土社会法律信仰缺失的理性思考[D];烟台大学;2010年

6 栾晶;英国《气候变化法案》研究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万博;我国税务行政复议救济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钰;公平责任原则的反思与检讨[D];吉林大学;2011年

9 车一鸣;司法裁决的后果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焦玉同;我国非政府组织立法完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振宇;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J];城市党报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怀德;[N];学习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廉颖婷;[N];法制日报;2013年

3 范正伟;[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部;[N];人民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辉;;军事媒体应始终高扬新闻评论的旗帜[J];军事记者;2009年10期

2 黄书亭;新闻评论的学术性[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杜涛;;新传播环境中新闻评论伦理框架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陈志;;新闻评论应当刻意求新[J];青海学刊;2001年02期

5 李时新;试论新时期新闻评论政治性的时代内涵[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赵振宇;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叶国成;;新闻评论:现代媒体竞争的利器[J];武钢政工;2004年07期

8 谢宗贵;;新闻评论格局之变与大众化之旅[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1期

9 陶大坤;;新闻评论走向刍议[J];理论界;2007年05期

10 郝永勃;;谈报纸新闻评论[J];理论学习;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肖鸿波;唐敦挚;娄本峰;;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覃信源;赖宏达;;《谈网民新闻评论心理》[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曹光煜;;当前报纸政论性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的特点及问题[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胡沈明;;新闻定义新考——关于新闻定义中到底该不该包含评述的思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贾静;;有关姚明的网络舆论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运炽;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N];中华新闻报;2003年

2 亢振洲;试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杨冶青;新闻评论的取舍原则[N];甘肃日报;2007年

4 复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赵凯;新闻评论要谨防评多论少[N];嘉兴日报;2007年

5 李家连;新闻评论的地域指导性[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乔新生;新闻评论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龚立堂;媒体的影响力离不开新闻评论[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杨恒;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原则[N];甘肃日报;2010年

9 孙宏波;如何增强新闻评论的可读性[N];吉林日报;2010年

10 王廷昕 贵州电视台;新闻评论也应与时俱进[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尚媛媛;法治认同建构中的新闻评论作用机制与表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莹;在线新闻评论的情感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雪;博客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功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成瑞艳;博客新闻评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要清华;比喻在新闻评论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赵强;古代论辩艺术对新闻评论改革创新的借鉴意义[D];河北大学;2005年

5 蓝晖焰;中美新闻评论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齐亚宁;网络体育新闻评论及其疏导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唐琳;论报纸新闻评论风格[D];湖南大学;2007年

8 周宇;新闻评论在当代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陈博宇;我国网络体育新闻评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10 李玉莲;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评论的变革与创新[D];湖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11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11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