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英国未成年人附条件警告制度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25 14:37

  本文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检察官 被害人 特定条件 预防犯罪 警告处分 不起诉制度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恢复性司法 英国 出处:《人民检察》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英国未成年人附条件警告制度(Youth Conditional Caution,YCC)是检察官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利益、预防犯罪的需要和被害人意见,为了减少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数量,实现案件的快速、公正处理,对那些承认犯罪并遵守特定条件的未成年人,在审前予以分流转处的案件处理模式。附条件警告决定作出之后,将产生暂缓起诉的效果,同时也会对该未成年人施加一定的条件。当条件得到遵守,将不再
[Abstract]:A conditional warning system for minors in the UK Youth Conditional CautionYCCs is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minors by prosecutors. The need for crime prevention and the views of victim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juvenile cases, to achieve the speedy and fair handling of cases, to treat minors who admit to committing crimes and abide by certain conditions. After the decision of conditional warning is made, it will have the effect of suspending the prosecution, and will also impose certain conditions on the minor. When the condition is complied with, it will no longer b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51.6;DD915.3
【正文快照】: 英国未成年人附条件警告制度(Youth Condi-tional Caution,YCC)是检察官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利益、预防犯罪的需要和被害人意见,为了减少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数量,实现案件的快速、公正处理,对那些承认犯罪并遵守特定条件的未成年人,在审前予以分流转处的案件处理模式。附条件警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雪;;生命的拐角处,那束照亮孩子的阳光——四川省盐边县人民检察院青少年维权纪事[J];分忧;2010年09期

2 束华;;谈谈女检察官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特殊作用[J];金山;2008年02期

3 陈晶;;浅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孙庆宏;;主审法官眼中的少年被告[J];法律与生活;2007年15期

5 李立新;;未成年人犯罪不容忽视[J];农村.农业.农民;2003年11期

6 石林;;探索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7 李建国;;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构想[J];人民检察;2007年24期

8 苏甜;适用辩诉交易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构想[J];青年研究;2005年04期

9 苏甜;适用辩诉交易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构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3期

10 欧阳晨雨;;未成年人犯罪立法:当宽容而不纵容[J];社会观察;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玉书;;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2 王勇;;未成年人犯罪新特点及其防治方略[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玲;维英;;中蒙处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康均心;王敏敏;;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孙浙燕;;浅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领域的可行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张晓力;;试论检察机关如何增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李维国;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曹秀娟;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引起的反思[N];山西日报;2003年

2 记者 袁正兵;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N];检察日报;2006年

3 宗德钧;对未成年人犯罪要体现“轻轻”政策[N];检察日报;2003年

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课题主持 张海棠;政府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职能[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胡艳玲 周健民;关注未成年人犯罪[N];福建日报;2004年

6 记者 刘海健 通讯员 穗法宣;未成年人犯罪案增四成[N];广州日报;2005年

7 通讯员  秦研 记者  张璐;未成年人判缓刑案件数量翻番[N];南京日报;2006年

8 卢菊凤 刘元美;万山法院搭建未成年人犯罪帮教平台[N];铜仁日报;2008年

9 李凯 曹明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五项创新课题正式出炉[N];太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孙勇;济南将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N];济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蔡巍;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守安;检察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刘兰秋;刑事不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管宇;论控辩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莉;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祖鹏;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婷;论刑罚后遗效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2 赵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临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海霞;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武建朝;家庭功能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先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胡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李静;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秋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姜兆伟;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之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6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