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临时约法》及民初共和宪政理想的幻灭

发布时间:2018-02-04 19:58

  本文关键词: 《临时约法》 共和宪政 中央政府 宪法变迁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临时约法》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共和宪政国家的理想,其对清末立宪以来"君主立宪"与"共和立宪"之争作出了现实决断。然而,"西化"的制度设计并未带来真正的宪政。宪法的首要功能是组织建构,而中央政府的组织建构及实践又具有核心地位。因此,揭开《临时约法》下共和宪政实践的面纱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真相,也是对当前"西化"宪政理论甚嚣尘上的一种自觉反省。
[Abstract]:The interim Constitution Law reflects the ideal of the national bourgeoisie to establish a Republican constitutional state, and it has made a realistic decision on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monarchy" and "Republican constitution"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ystem design of "westernization" did not bring true constitutionalism.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constitution is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while the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entral government have the core position. Uncovering the practice of Republican constitutionalism under the interim Treaty Law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truth, but also a conscious introspection of the current "westernized" constitutional theor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历史与未来”(项目编号:12YJC820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K258
【正文快照】: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对先前争论激烈的“君主立宪”论和“共和立宪”论[1]作出了实践中的选择。从此以后“谁敢帝制自为就成了人人讨伐的对象,谁还拖着辫子,抱着老皇历自居于潮流之外就成了封建余孽”[2]。新政权的合法性再也无法用传统的“天命天罚”证明,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保oS;尹华容;;论中国宪政应有的宽容架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张磊;;试论刘少奇的党性修养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方潇;;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王浩斌;;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袁敏殊,陈颖洲,徐步明;论古典自然法学对西方宪政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赵志泉;企业联盟、企业集团与“共谋垄断”的边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丽;;李R既恕按蠛有∷怠敝械摹跋执盵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4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晓春;;人民主权观念与现代民主——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政治文化解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赵航;;审读是编辑出版的核心[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7 罗平;;略论新四军的铁军精神[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郝明工;;世纪文学的中国命名——关于“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若干思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丰箫;;浙江省海宁县的小学教员(1945—1949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首婧;黑龙江当代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宝东;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陈博;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肖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党群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2003年04期

2 杰夫雷·萨克斯,胡永泰,杨小凯,李期铿,朱磊,于洪波;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J];开放时代;2000年07期

3 郭道晖;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J];法学研究;1994年01期

4 贺卫方;宪政三章[J];法学论坛;2003年02期

5 许章润;宪政: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梁漱溟宪政思想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6 程燎原;关于宪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法学;1999年04期

7 尹华容;论宪政与宽容——以自由主义为视角[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8 李龙,汪习根;宪政规律论[J];中国法学;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爱树;论清末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关系[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2 刘勉玉;项英在中央苏区的功与过[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及附录[J];档案与史学;1997年01期

4 毛泽东,项英,张国焘;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J];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S1期

5 薛志清;中华苏堆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及作用[J];河西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李国忠;;章炳麟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冯月庵 ,张风兰 ,潘国华 ,陆可平 ,刘玉岐;“二十一条”签订经过的史料一组[J];历史档案;1983年02期

8 张淑娟;;宪法危机与1919年南北和谈[J];安徽史学;2007年04期

9 李越;;论二十世纪上半期各届中央政府的反迷信斗争[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伍振华;;略论晚清中央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年;;“安康”以治藏:民国时期的言论与行动[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2 邵雍;;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马勇;;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4 熊小平;;试论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5 李祖荣;章克昌;;试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交通建设[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6 文红玉;;民初联邦思想与联省自治运动[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7 缪慈潮;;福州地区党组织在抗战中的作用[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8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9 张希坡;;读《董必武主席对市府全体干部讲话》[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10 马陵合;;清末民初安徽铁路发展历程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N];人民日报;2006年

2 耿艳鹏;宋庆龄首倡中央政府设立卫生部门[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祁建;回溯民初前门城楼改造[N];北京日报;2007年

4 雷颐;“起死回生”的关键一折[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王石;使清王朝走向“中兴”的一份奏折[N];经理日报;2007年

6 贾永、徐壮志、胡锦武;瑞金曾经叫“瑞京”:你所不知道的红都往事[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张鸣;洋人遇见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吴晓波;太保赫德[N];经济观察报;2008年

9 记者 曹智 李宣良;代表建议设中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鸿章的“痞子手段”(上)[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江祁;蔡锷政治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中林;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王守谦;政治变迁中的中外企业竞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世宁;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建国初期西南区的政权接管[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张学良时期东北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李帝;清末新政财政改革述论(1901-1911年)[D];新疆大学;2006年

3 李谦;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李琴;抗战时期广西与中央金融业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新华;吉长铁路护路斗争探微(1902—1918)[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杜丽娴;试析1930—1940年中央与西藏地方之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鲍丽达;吴忠信与近代藏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毓萱;黄慕松奉使新疆、西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史伟;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江雪英;地方主义与新桂系治桂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1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91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