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大陆法系变迁考

发布时间:2018-02-23 02:18

  本文关键词: 大陆法系 变迁 比较法 出处:《现代法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系的理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穗积陈重(1855-1926)提出来的。1881年,穗积陈重从英国、德国留学回到日本,担任了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的教授,在创设"法理学"(Jurisprudence)课程的同时,提出了"五大法律家族"的学说,将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划分为五大法族(legal family),其中的罗马法族,就是大陆法系。①经过130多年的发展演变,与中华法系、印度法系等相继消亡相反,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却日益发展、愈加兴旺。本文从大陆法系的内涵、发展和历史渊源,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陆法系的新变化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大陆法系的变迁,并对其中发生作用的若干规律作了探索。
[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 legal system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the Japanese scholar Sui Ji Chen Zhong (1855-1926). In 1881, Sui Ji Chen returned to Japan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and Germany to study in Japan, where he served as a professor of law at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Tokyo, while creating the Jurisprudence cour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octrine of "five legal families", which divides the legal systems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to five legal families. Among them, the Roman law family, that is, the Roman law system, has evolved from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after 130 years of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common law system have developed and flourish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new changes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some rules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are explored.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第9个子课题“大陆法系”(11&ZD081)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薛军;;意大利的判例制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贝特朗·马修;张丽娟;;改变第五共和国而不背离——法国宪法修改的内在一致与前景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叶金强;;动产抵押制度:价值目标之偏离与矫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姚德薇,刘阳;西欧市民阶级形成机制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赵学清;陈晓芳;;论入世后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西部的区位优势谈起[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彭晓琼;;从MEAS角度论WTO规则对相同产品的界定[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5 傅林涌;;试论WTO区域贸易例外规则在中欧补偿谈判中的法律地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6 焦莉;周清华;贾海燕;;论WTO规则下“替代国”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7 傅林涌;;试论WTO区域贸易例外规则在中欧补偿谈判中的法律地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8 杨树明;刘衡;;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的举证视角与我国的适用——基于法律文本简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曾文革;许恩信;;WTO条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内支持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10 刘冰;;WTO框架下反补贴规则研究——兼谈我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策略[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红霞;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珊;中国国有企业补贴若干法律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应慧娟;中世纪教会结婚仪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繁盛;;美国不当得利制度的法律移植考量[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2 常怡,王书瀚;理论与实践:美国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的典范——评弗兰德泰尔等的著作《民事诉讼法》[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刘佳;全球化趋势下比较法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苏志纬;浅谈比较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02期

5 勒内·罗迪埃尔;陈春龙;;论比较法的概念[J];国外法学;1985年05期

6 奥·凯恩-弗伦德著 ,贺卫方;比较法与法律移植[J];比较法研究;1990年03期

7 何其荣,五十岚清;比较法的目的(下)[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8 肖永平,王承志;比较法与冲突法关系之重新厘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9 汪太贤;当代比较法研究方法述评[J];云南电大学报;1995年03期

10 刘刚;;论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J];商场现代化;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锦宇;;浅议大陆法系对法律经济学的继受——一种比较法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何卫东;;日本化学污染物的刑事限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徐静琳;李瑞;游依群;康洛奎;谌爱华;张甄;孟庆刚;姚杰;;规章编纂研究[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4 季奎明;;论次级债权的法律规制:以私法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蒋燕玲;刘晶瑶;;论董必武立法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6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野马;;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晓慧;;略论转型期的法官造法及其控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玉如;;简论法经济学中的法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野马;;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一个大陆法系的“毛豆”(部分初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江政法学院 朱淑丽;大陆法系的未来[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朱淑丽;大陆法演进趋势略谈[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冉昊;大陆法系财产法物权债权二元结构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石毅等;王斌余案的深层思考[N];东方早报;2005年

7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大陆法国家宪法和行政法的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刘汉波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国部分比较法认定文学作品侵权有局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刘海鸥;古代罗马私犯法对大陆法系侵权行为法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大陆法系的行政法治[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红;罪刑法定原则与近代中国刑法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郑天娇;美国优先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永康;美国宪法军事条款的源流与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胡军;法国现代金融有价证券的私法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董学立;美国动产担保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U,

本文编号:1525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25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