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探析——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1 03:29

  本文选题:新生代农民工 切入点:法律意识 出处:《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法律意识强弱上的非均衡性,法律认同上的非理性,权利取得和权利救济上的非主动性,守法意识上的非自觉性等特点。进而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主要因素,并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内容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the disequilibrium of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legal identity, the non-initiative of the right acquisition and the right relie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法政系;
【分类号】:D920.0;D4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申;论法律与理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2 周宏军;;论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黄文艺;;论法律信仰的类型——兼析中国人的法律信仰如何形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朱军;谢芳;;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魏吉华;论法治国家对法律的要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孙洪坤;沉默权的代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叶强,朱今;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陈殿林;法治文化环境设计略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恒;;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略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赵爽;卞洋洋;;刍论气候资源的法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杨毅;;野蛮拆迁的文明衍进——我国征地拆迁行政补偿机制的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建林;伍玉联;;知识即力量:审判权独立运行的知识维度——从个体法官的审判实践出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9 史祥龄;;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肖丽;论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正的良性互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杨文涛;论行政裁量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周音;英国宪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章润;法律信仰与民族国家[J];读书;2003年01期

2 魏敦友;理性的自我祛魅与法律信念的确证——答山东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野鹤;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J];探索与争鸣;2003年01期

4 蒋秋明;司法理性论略[J];学海;2002年05期

5 李庆钧,杨春福;西方古典自然法的理性之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贾玉树;论科学理论的理性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09期

7 许章润;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艳艳;;新生代农民工的出路及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龚李利;彭艳;;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教育[J];湘潮(下半月);2011年07期

3 赵进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4 李璐伊;;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0年33期

5 赵宇燕;;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0年05期

6 赵琰;;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7 王梦怡;王琳娜;王英杰;;社会参与角度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8 刘娜;夏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9 王强;刘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究[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10 王君健;井凤;;浅议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任映红;;人的现代化与30年农民的成长——以温州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同;;维权过程中工人的自我组织与守法策略——对上海SNS企业的个案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邓建中;;切实有序推动农民平等选举权的实现——从限制的到平等的选民观念变革及制度变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朱学鹏;齐爱兰;;当代中国农民政治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小玲;;村民自治下的农民民主意识——我国农民民主意识及制约因素[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黎若莲;郑功成;蒋晓阳;;无社保下的自救: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护[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彭国胜;;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的构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婧斐;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与保护[D];吉林大学;2009年

2 邱慧;新生代农民工道德环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筱凯;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邹英;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郭琪华;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特点与角色定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7 胡银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考察及道德教育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安泉林;当前我国农民权利缺失问题及保障措施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政合;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观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潘建甫;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6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96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8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