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民社会的法律与伦理
本文选题:市民社会 切入点:法律规范 出处:《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02期
【摘要】:法律与伦理的关系是市民社会秩序的根本性的结构问题。法律与伦理都是社会规范,它们明确分担着自己的调整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张力两端,法律与伦理又相互矛盾且无法均衡。在社会发展具体阶段,往往会出现需要对社会发展张力一端进行限制而对另一端进行激励的情况。然而当某一端的价值增至极限,就又会衍生出负价值,而且其价值越大,负价值也越大,对此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从总体上有损人类的美好生活。法律与伦理在相互拉拽的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与协调且带着某种负作用向前发展,是两者关系的发展规律。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ethics is a fundamental structural problem of civil order.Law and ethics are social norms, they share their own adjustment field,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dispens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However, as the tens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law and ethics contradict each other and cannot be balanced.In the specific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restrict one 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ension and stimulate the other.However, when the value at one end increases to the limit, it will lead to negative value, and the greater the value, the greater the negative value. The final value judgment criterion is only to see if it is harmful to the good life of mankind in general.It is the la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ethics to keep the dynamic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ulling and pulling each other and to develop forward with some negative effec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0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韩兆柱;许占鲁;;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现状及其完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吴穹;;论司法语境下的新闻媒体监督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阳;;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完善[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和育东;;专利渔翁现象引发的思考[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10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富民;;私法理念在《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的复兴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2 中村浩尔;严志军;;当代日本法制:改革的若干战略[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3 王晓春;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的解说效力与局限——兼评《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魏波,陈帮锋,林进文;市民社会:现代法制的基点[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郑戈;市民社会中的市民法──中世纪欧洲城市法溯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6 马长山;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J];求是学刊;1999年01期
7 季金华;;论法治的社会契约观念及其市民社会基础[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8 商逾;马克思法学哲学观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J];东岳论丛;2002年05期
9 程华;市民社会与美国宪政的成长[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10 马长山;中国法治进路的根本面向与社会根基——对市民社会理论法治观质疑的简要回应[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海芳;;走向和谐——试论我国市民社会的法治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王松峰;;法律逻辑的“真"——法律规范的真值问题探疑[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刘鸿钧;;关于建构法律逻辑的思考[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4 李洁珍;;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洪;;论法律推理[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6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鹰;;论法律规范语词的不一致性[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宋一欣;赵雪莲;;简论权益融资的法律规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王洪;;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系统和安德森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10 田君;康巧茹;;从语言逻辑角度对法律规范词“必须”与“应当"的界定[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寿明;也谈禁令与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主讲人 广东省云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陈杨忠;如何正确适用法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戴丽娟 秦法;同居8年老头去世 “继母”竟成“女保姆”[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王 旭;法律的隐性漏洞与目的论限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冯健鹏;极度的精密在法律中应受非难[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冯健鹏;惯例是另外一种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王新宇;公民个体法律意识的形成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冯健鹏;法律一旦模糊不清人们陷入可怕奴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钟监研;加拿大:三管齐下加强公共服务伦理规范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浦 东;网上竞拍亟需法律规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季金华;当代中国法的现象之本质理论的历史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秦国荣;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律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概览[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夏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抵触之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蔡宝刚;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轮;市民社会是中国走向法治的基础[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2 于柏华;构建中国的法治本土化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何峥嵘;法治的社会基础[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拥军;权利生成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
本文编号:1720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2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