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法律发展的自主性
本文选题:全球化 + 法律传统 ; 参考:《比较法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全球化"趋势对主权国家的法律实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如何对待本国法律传统、域外法律经验以及如何改进本国法律制度等尖锐问题。在各种争论中需要坚持的一点是,法律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来自于其创制主体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本国法律传统、外国法制经验,都可以为解决问题,推动法律生成、变化而提供重要的信息,但它们并非一国法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传统与当下、本土与域外法律制度的复杂互动之中,法律的发展往往会通过具体的历史实践表现出不同于以往、不同于他人的自主性特征。即使在全球化时代下,我国仍然可以并且需要坚持法律发展的自主性。
[Abstract]: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has had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legal practice of sovereign st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we are faced with such acute problems as how to treat our own legal tradition, how to improve our legal system, and how to improve our legal system.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comes from the social reality that the subject of its creation faces. Domestic legal tradition and foreign legal system experience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solving problems,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laws, but they are not decisive factors for a country's legal development. In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present, native and extraterritorial legal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law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and different from others through specific historical practice. Eve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China can and needs to insist on the autonomy of leg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维·杜鲁贝克,王力威,潘汉典;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运动(上)[J];比较法研究;1990年02期
2 苏力;这里没有不动产 法律移植问题的理论梳理[J];法律适用;2005年08期
3 田野;;国际制度与国家自主性——一项研究框架[J];国际观察;2008年02期
4 方流芳;关于制定合伙法的几点意见——兼论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06期
5 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邓正来;;作为一种“国家法与非国家法多元互动”的全球化进程——对“法律全球化”争辩的中立性批判[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7 张世英;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J];江海学刊;1998年01期
8 章武生;杨严炎;;我国群体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实践[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9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车丕照;;法律全球化与国际法治[J];清华法治论衡;2002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黄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冲突解决机制透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彭凤莲;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立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彭凤莲;;道法传统与立法宽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曾斌;吴锦宇;;市场和政府监管权的比较实证分析——以中国证券市场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1811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1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