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九年土地法研究——以民生主义为视角
本文选题:孙中山 + 民生主义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摘要】:民国十九年土地法在中华民国土地立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科称其"体大而思精"。该法此后历经修改,体现了民国土地立法者们为实现孙中山"民生主义"之努力。以民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探究这部土地法,从中可以获得民生主义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法理论与实践中的某些启示。
[Abstract]:The land law of 19 year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land legisl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law has been revised since then, reflecting the efforts of land legislato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realize Sun Zhongshan's "people's livelihood doctr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 we can re-examine and explore this land law, from which we can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land law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法学院;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分类号】:D922.3;K26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潇;;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3 王建伟;;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反帝”口号评析[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4 马勇;;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5 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晓燕;;孙中山的“三农”思想来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7 罗衍军;;孙中山土地利用思想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8 戴鞍钢;;孙中山与中华革命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蒋玉珉;刘振宏;;孙中山合作主义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娟;;弱势行动集团主导下的政制创新——辛亥革命的历史制度主义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晓春;;人民主权观念与现代民主——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政治文化解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张兰;宋金华;;唐朝《水部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民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5 郭绪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洪门的领导和改造[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邵雍;;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7 郭太风;;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锋芒的转向[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刘遐龄;;同盟会与华兴会的渊源——孙黄交谊安危甘苦十一年[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9 普莱斯;;同盟会的成立——人事与策略[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10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8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春志;民国文官抚恤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新;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参与的扩大[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丽新;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续期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乔宁;集体征地补偿制度的法律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沛霖;经盛鸿;;孙中山的“考试权”思想及其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刘仁坤;刘兴华;;孙中山与现代民本主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桂小妮;浅谈孙中山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兼评民生主义[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卢钟锋;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J];学术探索;2005年05期
5 田玉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思想——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J];岭南文史;1986年01期
6 沈骏;古堡;;孙中山与社会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7 沈寂;;浅谈孙中山的“实业计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8 陈锡祺;;孙中山为创建共和国而斗争的伟大功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9 胡惠芳;刘菊素;;论孙中山的环境保护思想[J];历史档案;2005年04期
10 尹广瑶;;试谈孙中山的土地纲领[J];历史教学;195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仲山;;浅论孙中山“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战略思想[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王成礼;刘传学;;论孙中山的道德观[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韦泽方;钟美娟;;孙中山与梧州研究的初步成果述评[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藤井f三;;孙中山的对日态度——从对日依靠到对日批判[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5 周铁农;;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严昌洪;;从梧州到桂林——孙中山革命征途的一个缩影[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邱捷;;孙中山的北伐战略与“三角反直同盟”[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吴忠才;;孙中山以广西为重要革命基地的历史考察和思索[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玉宇成;;梧州为坚定孙中山北伐决心做出不朽贡献——对孙中山三次驻节梧州的再认识[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周时英;;孙中山北伐受挫及其思想的重大转变[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莉;探寻孙中山在北京碧云寺亲手救治的古柏[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沙寒;孙中山赞美女性语惊四座[N];人民政协报;2002年
3 陈光中;80年前孙中山先生的最后行程[N];协商新报;2005年
4 黄流;访翠亨——孙中山故居[N];四川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曾淑花;科教兴国 矢志不移[N];中山日报;2006年
6 吴亚明;台湾民众纪念孙中山逝世80周年[N];人民日报;2005年
7 陈贤庆;孙中山遗脏有故事[N];中山日报;2007年
8 陈贤庆;孙中山领导惠州三洲田起义[N];中山日报;2008年
9 苑书义;理想、策略与现实的冲撞[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周兴梁;孙中山——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N];团结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中林;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冯小红;乡村治理转型期的县财政研究(1928-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联平;晚清、民初及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党监督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淑芬;近代中国人治、法治的冲突与嬗变[D];吉林大学;2008年
6 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卢征良;近代中国市场之倾销与反倾销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晏雪平;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研究,,1928-1945[D];厦门大学;2009年
9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尚红娟;革命党精英在联俄容共后的蜕变[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广东公务员选任[D];暨南大学;2008年
2 曹维忠;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官僚构成之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葛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选任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张慧卿;闽南护法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柏杨;孙中山人才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谭先龙;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孟丽;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事业研究(1927-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戴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变迁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沂凤;孙中山黄兴军事思想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韩健;圣人视野中的革命[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7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2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