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津律师群体状况分析
本文选题:律师界 + 民国时期 ; 参考:《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5期
【摘要】:正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司法执法等审判制度的改革,也带来了新的职业——律师的出现与活跃。这是一个新崛起的阶层,其教育背景、组织形式、经营手段乃至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迥异于传统的特色,为近代城市社会阶层的演变增添了新的景象。一、民国时期天津律师群体的兴起与发展民国时期,天津律师作为群体的兴起基于两方面
[Abstract]: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New deal promoted the reform of judicial law enforcement system in China, and also brought about the emergence and active of new profession-lawyer. This is a newly rising stratum, whos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rganizational form, management means and even the way of life are all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dds a new scene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urban social stratum.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ianjin lawyers Group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the rise of Tianjin lawyers as a group is based on two aspects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D929;D9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少佩 ,张维中 ,庄广泽;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优越性[J];法学;1989年08期
2 王素平;;北洋时期律师的身份及其管理体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色阳;;政治谋划——实现中国律师的政治诉求[J];消费导刊;2009年13期
4 赵海鸥;喜迎回归 共创未来──首都律师界召开“洗雪百年国耻 喜迎香港回归”座谈会[J];中国司法;1997年08期
5 刘炎迅;;宁夏:让律师群体蒙羞的选举[J];新世纪周刊;2008年21期
6 范叶青;我国律师执业环境及执业权利的保护[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克先;;对现阶段律师参政现象的冷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4年09期
8 张红侠;张振毅;;天津近代的警察组织[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9 刘桂明;;我眼中的张思之[J];法人杂志;2009年12期
10 王中华;张淑芬;;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遴选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力;;民国时期北平的对外贸易[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2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9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涛 记录整理;CEPA揭开深港律师界合作新篇章[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周利成;民国时期一起曾影响中国法律的涉外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4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6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7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9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春娜;民国时期新兴地主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谈雅丽;1926-1936年中国京津地区与上海地区旗袍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5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8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27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2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