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授权”与“禁止”之间——科学界定公权力的适用范围
本文选题:公权力 + 适用范围 ; 参考:《人民论坛》2012年14期
【摘要】:公权力的运行在总体上符合法治与民主精神,但其长期以来一直游走于"法无授权"和"法无禁止"之间的"空白地带"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公权力扩张本性带来的效应,迫使我们重新考量公权力的适用范围。"法无授权即禁止"究竟是规范政府公权力的手段,还是禁锢政府开放思想的牢笼,是我们必须科学解答的课题。
[Abstract]:The operation of public power is in line with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in general, but it is also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it has been wandering in the "blank zone" between "law without authorization" and "law without prohibi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effect of the expanding nature of public power forces us to reconsider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public power. " Whether the law is a means of standardizing the public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or a prison of the open thought of the government without authorization is a subject that we must solve scientificall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涛;;论宪法与刑罚的关系 以日本法为中心[J];中国检察官;2011年11期
2 董鲁杰;熊姝丹;;浅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的公权力和私权利[J];中国市场;2011年31期
3 刘华俊;;关于公法与私法界定之反思[J];行政与法;2011年07期
4 邓晔;;论建立我国统一公法学的制度支撑[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曹潇尹;;公权 私权的冲突与私权的保护[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6 王德新;;公民“接受陪审团审判权”的宪政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关保英;;法治体系中的公权控制[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8 顾若;;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9 冯象;;公权力滥用与职业伦理的困境[J];中国法律;2010年02期
10 本刊特约评论员;;不能不作为 不能乱作为[J];中国审计;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成;刘淑娟;;从山西“黑砖窑”案看“有法必依”观念需要启蒙——读董必武法学论著札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王平荣;;论权力的划分与医疗知情同意权[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项冶萍;费文婷;罗长青;;政府规章立法技术规范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4 陈华一;;法治强国不畏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杰华;;对马克思主义法本质的再认识——兼论和谐社会构建的法理基础[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王继军;;董必武宪政思想的历史解读——以法权观念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8 罗丽;邓海峰;;日本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立法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洪;;论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10 王涛;;宪法上隐私权保护之逆行?——日本最高法院住基网判决评析[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黎明;将公权力“绑起来”示众 才是进步[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孟青山;谁来维护公权力的诚实[N];中华建筑报;2011年
3 大学教师 周云;公权力处置“老赖”可以更严厉[N];东莞日报;2011年
4 刘保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公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N];新乡日报;2007年
5 王平;公权力岂能用于报复公民[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姜锦铭 实习生 胡泽长;遏止公权力泛滥,代表委员有话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李显冬;公权力、私权利与社会监督[N];人民代表报;2003年
8 莫言锋;公权力应退出商业评选[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社会有序运转需要公权力敬畏法律[N];华夏时报;2006年
10 张伟杰;公权力主体能被“名誉侵权”?[N];工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亚球;程序安全论[D];苏州大学;2006年
2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贝;衡平论证理论的初步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曲阳;日本中世法略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李俊斌;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法与私法[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春芳;法之适用范围的立法技术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侯芳;初探“落日条款”的中国立法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幸;试论公权力的规范运行[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晓蕴;论程序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D];苏州大学;2006年
5 王晓波;我国近年保障私权立法的实证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永坚;宋代契约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世波;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之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叶宝宁;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下国家公权力的限制[D];广州大学;2011年
9 顾鹤鸣;群租如何治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董国平;论私法精神对现代公法的同化[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61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6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