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清代调解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3:20

  本文选题:清代 + 调解制度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36期


【摘要】:清代统治阶级沿用历代调解制度,根据清代社会民族特点形成了成熟的民事调解体系,达到有效化解清代社会纠纷的目的。因此,通过对清代调解制度的全面探究,深入挖掘清代调解制度的价值,以期为处理目前高校突发事件有所借鉴。
[Abstract]:The ruling class of the Qing Dynasty followed the mediation system of the past dynasties, formed a mature civil medi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resolving the social dispute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for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mediation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value of the mediation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deeply excavated in order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present emergenc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体系及防范机制的实证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号:12JD710105 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加强高校稳定工作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号:L12BZZ024
【分类号】:D929;D926;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张启兵;论法治目标下调解制度的存废[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鞠凤琴;李新仓;;清代调解制度探究[J];兰台世界;2013年36期

3 陆娓;;明代乡里调解制度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4 刘凤娟;;试论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制度[J];群文天地;2011年23期

5 陆娓;;清代乡里调解制度研究——以“黄岩档案”与“巴县档案”为例[J];求索;2013年1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在祯;;关于建立仲裁受托调解制度的思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陆娓;;清代乡里调解制度研究[A];2013年第七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赵胜营;;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4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柴荣;袁泓;;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兼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6 张革成;;论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维建;中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N];检察日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冯小光;调解制度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动因[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羊文成;先行调解制度该如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王立新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文化隐寓[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西北大学法学院 王钢;中国古代调解制度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2012年

6 ;构建现代调解制度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王川 汤峥鸣;完善调解制度 实现诉讼与调解“无缝衔接”[N];上海法治报;2013年

8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英国国际和比较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伊莱娜·康思格里奥(Elena Consiglio)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院 李叶丹 编译;意大利调解制度的发展及评析[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赵文 刘敏 记者 孙健;建立调解制度构建和谐仲裁[N];大连日报;2010年

10 许云霞;关于构建现代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来文彬;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穆子砺;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东豪;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罗程程;建国初期调解制度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超芳;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红;清代的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鹏;立案调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苏晏;论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刘家楠;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焦艳;明清时期的调解制度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9 刘岐山;和谐理念下的基层调解制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耿宁;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4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64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