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本文选题:法德合治 + 法治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摘要】:"法德合治"确立为我党治国方略,是我党积极吸收优秀的传统资源,审慎思考建国以来治国实践后作出的科学选择。作为一种优良的国家治理模式,"法德合治"既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很强的现实基础。如何使这一治国思想从应然层面转化成实然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法德合治"涉及的最根本问题。当前可选择的实践路径有:加强法律对道德的保障,促进道德法律化;让道德擎起法治之剑,重视道德对立法和司法的保障;依法治党,以德治党,切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培育与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ule of law" as our party's general plan for governing the country is a scientific choice made by our party after it has carefully considered the practic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actively absorb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resources. As an excellent mode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rule of law ha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ts existence, but also the very strong practical basis. How to transform the though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from the level of the ought to be to the level of reality and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roblem involved in "the rule of law by virtue".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ways that can be chosen: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morality by law, to promote the legalization of morality, to let morality hold the sword of rule by law,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guarantee of morality to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to run the party according to law, to administer the party by morality,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cultivate and enhance citizen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and moral awareness.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玉琴;宋鑫华;;梁启超的法治政府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反思[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2 张艳;;浅析道德法律化对道德建设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党洁;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传承与发展[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叶兴艺;梁启超宪政思想探析[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2 孙韶林;梁启超的法治思想[J];晋阳学刊;2000年03期
3 焦润明;论梁启超的法治政府思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张军,马梦诗;道德法律化: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J];理论观察;2002年05期
5 鲁鹏;制度的伦理效应[J];哲学研究;199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桥;;我国法治图景的现实解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8期
2 葛小慧;更新思想观念 树立法治意识[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刘开兵;春秋战国时期“法治”、“德治”思想探析[J];行政与法;2002年02期
4 石维富;论法治文明本土化的途径——法治文明与德治文明的契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5 赵庆;;试析德法兼治与构建和谐社会——兼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意义[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12期
6 柳新元;论法治与德治的内在结合[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胡怀应;构建“法德合治”体系[J];党政论坛;2004年02期
8 戴军;“法治”与“德治”是辩证的统一体[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李留霖;法律价值的缺位与现代德治的回应[J];岭南学刊;2002年04期
10 郭雅杰,魏文武;法治、德治与社会主义民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法治意识与依法治国[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王洁;;法律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汪琦;;党的治国思想的新发展[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6 吴大华;;论依法治省与以德治省[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谢菲;;试论孔子的“德治”思想[A];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论文集[C];2005年
8 苏武源;周东平;;论董必武的法治思想对推进我国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陈秀良;;继承董必武光辉法律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杨红;;董必武法治思想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民主法治还是协商试验[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刘蒸蒸;建设“法治浙江” 强化法治保障[N];台州日报;2008年
3 王琳;“法商”:不值得推崇的“全新概念”[N];海南日报;2006年
4 肖国忠;法治的春天[N];光明日报;2007年
5 降大任;原儒的“法制”观[N];太原日报;2010年
6 检察官 方文;律师不能会见,不该发生的法治事件[N];检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卉;国外软法理论与实践[N];检察日报;2011年
8 晋中市委党校 史江鹏;现阶段农民法治意识的培育目标及途径[N];山西党校报;2009年
9 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郝铁川;法治的源头是德治[N];检察日报;2000年
10 宗边文;探讨新时期法制新闻理论与实践[N];人民公安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郑玉敏;德沃金的少数人权利法理[D];吉林大学;2007年
3 韦洪发;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我国“德法合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燕慧;转型期国民法治意识问题论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鑫;中国民众法治意识强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何宁丽;法治意识现状之初探[D];郑州大学;2010年
5 郭渊;法治意识视角探析中国法治建设[D];东华大学;2011年
6 郭文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陈红伍;论我国现代法治意识及其培育[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杨长泉;法治与德治互动结合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10 倪东风;德治与法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35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3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