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拉兹法律权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03:53

  本文选题:命题 + 理由 ; 参考:《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分析法学的奠基者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之前,法哲学的发展大致上是由自然法学及其与实证法学围绕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争论展开的。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开启了法哲学的繁荣之路,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的德沃金就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的大论战以及就此论战产生的实证主义法学内部的分裂,将法哲学导向高度精致化的道路。拉兹的法律权威理论就是这种法哲学精致化背景下的重要一个。本文集中探讨了拉兹法律权威理论提出的思想史背景、意欲解决的问题,以及实际取得的效果。除了前言和结论,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叙述权威理论的理论背景,主要围绕着哈特与德沃金就法律规则与原则的区别、承认规则的道德识别力的争论展开,以明确法律权威理论在法哲学思想背景中的问题来源。哈特在批判性的继承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法律与道德不必然联系的实证主义立场,发展出法律规则理论,认为法律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的规则体系,承认规则是规则之法律效力的形式来源。经过德沃金的一系列批判,哈特将其作为社会规则的承认规则退守到惯习性规则,并且用承认规则接纳了道德,实证主义阵营由此分裂出了包容性实证主义和排他性实证主义。以拉兹为代表的后者坚守彻底的实证主义立场,否认法律识别中的道德论证,坚持社会来源命题,并发展出权威理论来支持社会来源命题。 第二章正式展开法律权威理论的讨论。拉兹的社会来源命题坚持完全排除道德论证于法律识别过程中的立场,同时,提出其核心理论——权威理论来支持来源命题。拉兹的权威理论是在实践推理中完成的,他运用了作为分析实践哲学的基本单元——理由来分析权威的概念,区分出了一阶理由和二阶理由,权威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二阶理由。拉兹还根据法律权威的三个特征构建了三个命题,分别是:“依赖性命题”、“正当性命题”和“排他性命题”,这三个命题的一起有机组合就是拉兹的服务性权威观。拉兹自然认识到政治哲学中的理论困境之一——权威悖论,面对权威悖论,重新审视服务性权威显得尤为重要,服务性权威观不仅完成了权威的正当化证成,而且依赖于行为人自身其他理由的权威指令在理由与行动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意味着服从权威并不是全然否定行为人的理性自治。作为指引人们实践行动的规范,法律与权威之间具有着一些相同的必然性特征,法律有能力,同时必然主张正当性的权威,主张权威是法律的本性。从而在权威与法律之间建立起联系,来源命题得到了来自权威理论的论据支持。 第三章将权威理论重置其理论背景之中,依次分析了权威理论对德沃金的融贯命题和对包容性实证主义的安置命题的回应和批驳,来检验权威理论在面对其来源问题上所表现的分量,指出融贯命题不能与法律的权威保持性质一致,安置命题同样与法律的权威属性矛盾,二者应当被一起抛弃。最后重点阐述了科尔曼围绕承认规则对权威理论的争议,指出科尔曼的争议要点在于他接纳了法律的权威性属性,并意欲将权威理论吸收于其自身理论之中。同时,基于科尔曼的争议开放出一个值得反思的结论:通过程序的权威道德安置,进一步说明了拉兹的法律权威理论对法哲学尤其是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的贡献。 最后得出结论。
[Abstract]:Before the theory of law rules of Hart ' s theory of law , the development of law philosophy is generally by the argument of natural law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mpirical law about law and morality . Hart ' s theory of law opens the way of prosperity of law philosophy .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of authority ,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art and Devokin ' s legal rules and principles , and admits that the rule is the source of the legal force of the rules .

Chapter 2 formally expands the discussion of legal authority theory . Laz ' s social source proposition insists on completely eliminating moral reasoning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recognition . At the same time , it puts forward the core theory _ authoritative theory to support the source proposition .

In the third chapter , the authoritative theory is reset into it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and the response and refutation of the authoritative theory to Dewakin ' s fusion proposition and the settlement proposition of inclusive positivist theory are analyzed in this order .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position canno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authoritative attribute of the law ,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roposition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authoritative attribute of the law ,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ispute point of the subject is that he accepted the authoritative attribute of the law and intended to absorb the authoritative theory in his own theory .

Finally ,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春生;;对法律权威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刘书祥;试论法律权威的构成与树立[J];河北法学;1997年02期

3 俞洲;赦免民营企业“原罪”不应牺牲法律权威[J];新西部;2004年03期

4 王学斌;;树立法律权威 维护社会稳定[J];开放导报;2006年04期

5 杜青茶;于恩明;苏红燕;;论法律权威与中国的法治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5期

6 程序;徐丽杰;柴峗;;试论人性化执法与法律权威[J];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7 李政文;;切实维护法律权威[J];吉林人大工作;1997年09期

8 ;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J];人民之声;2006年04期

9 朱峰;;试析法律实证主义的权威观[J];博览群书;2007年04期

10 王颖;;浅谈律师在法律信仰培植中的角色定位[J];企业家天地;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新;;董必武的法律权威思想及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2 费春;;论董必武的法律权威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3 吴道敏;;继承和发展董必武法律权威论在审判工作中增进司法权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刘琳玲;;从董必武法律实践看其法律权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彭建钦;;董必武的法律权威思想与维护司法权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吕红兵;;护法律权威 促社会和谐[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吕伯涛;;董必武法律权威和司法权威思想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8 王琳琳;;董必武法治思想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以司法审判的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董颖;;董必武守法思想及其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10 田广清;陈伟;;领导依法,依法领导——论领导方式、领导手段法治化[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法制办农业与资源司副司长 王振江;强化执法监督 维护法律权威[N];农民日报;2002年

2 兰海;警察冲击省人大是挑战法律权威[N];人民代表报;2006年

3 市委党校副教授 张立志;树立法律权威 建设法治社会[N];新乡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赖有生 黎旭升 通讯员 丘源源;强基层普法 树法律权威[N];中山日报;2006年

5 江苏省江都市国土资源局 卞大宇;服务经济发展 维护法律权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王军忠邋记者 孙健;确实树立法律权威 增强司法的公信力[N];大连日报;2008年

7 冬文;安全事故频发诘问法律权威[N];工人日报;2003年

8 郭振清;维护法律权威需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N];工人日报;2004年

9 记者 王垂林 戎明昌 通讯员 岳宗;提高素质,维护法律权威[N];南方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王红霞 徐合义 周庆华;加强监督职能 树立法律权威[N];郑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清望;论法律权威[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朱峰;拉兹权威命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张超;基于合法性价值的法概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杨建;实践理性转向中的法律规范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曾莉;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视野中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琪;争议与阐释[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振;实践理由、权威与来源命题[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家国;作为目的性事业的法律[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锋;拉兹的法律权威命题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卫;拉兹法律权威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卓姗姗;法律信任与法律权威[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晓峰;论中国法律权威的树立[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杨魁;拉兹法律观的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赵业福;我国法治化过程中的公民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王旌棘;论法律权威[D];吉林大学;2008年

8 马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与传统法律文化[D];苏州大学;2007年

9 陈明;法律实效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孙姝;论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8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38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