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国立法语篇情态操作语的英译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28 09:05
【摘要】:立法语篇情态系统翻译的关键在于译者是否准确地揭示了法律条文所承载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人可能承担的责任。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视角,利用中国法律法规汉英平行语料库,根据不同的情态赋值,对情态操作语进行人工标注,在实现词对齐的前提下探讨中国立法语篇情态操作语的英译问题。在梳理和透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国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译者应谨慎对待立法语篇的情态操作语,不能一味追求翻译的多样性;应当以法律对等为首要原则,最大程度地传递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强制性和授权性。
[Abstract]:The key to the systematic translation of the modality of legislative discourse lies in whether the translator accurately reveal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arried by the legal provisions and the possib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erpetr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parallel corpu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manually annotate modal operan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dal assig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of modal operands in Chinese legislative discourse on the premise of word alignment.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evant problems, the author hold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translator should treat the modal operators of legislative texts with caution and should not blindly pursue the diversity of translation, and should take legal equivalence as the primary principle. To maximize the uniformity, compulsion, and authoris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年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No.CQDXWL-2012-Z012)
【分类号】:H315.9;D90-0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谷;法律法规名称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2 施光;辛斌;;试析美国宪法中的情态系统[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3 高丽娟;;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中国立法语篇情态动词对比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熊德米;;英汉法律语言中的人称指示语对比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5 李克兴;;论法律文本的静态对等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6 杨敏;;立法语篇人际功能的权力意志剖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7 彭红兵;张新红;;英汉法律翻译的语用原则[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金朝武,胡爱平;试论我国当前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翻译;2000年03期

9 肖云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10 黄巍;议法律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J];中国翻译;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银磊;;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陈宏;;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陈宏;;专门用途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实证研究——以法律语篇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丁素萍;白云超;;从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人际主位功能看不同学科的语言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任长普;张竹莉;周美才;;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袁娅娅;李紫微;;公司章程的英语词汇修辞特征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冯浩;刘宇慧;;认知型情态的人际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灵哲;;试析语篇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宋加高;潘子正;;《锦瑟》两种英译文本的概念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刘国生;;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素芹;曹杏;;韩礼德情景语境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Oracles & Miracles及其中译本《“剩”贤奇迹》个案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久湘;秦汉简牍法律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建明;从词汇与句法角度看法律英语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徐凌;法庭辩论的会话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磊;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阮雯超;目的论关照下的法律翻译—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英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马春芬;《茶馆》两个英译本的语域等效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董欣蓉;中美领导人就气候话题讲话中情态责任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建平;法律英语的语体特征与汉英翻译[J];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02期

2 周雪婷;;法律英语翻译的模糊性与准确性[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4 李战子;情态—从句子到语篇的推广[J];外语学刊;2000年04期

5 李杰;情态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6 陈中绳;法律译文要力求精练[J];上海科技翻译;1995年01期

7 李杰,钟永平;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年01期

8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9 杨敏;;立法语篇人际功能的权力意志剖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10 杜金榜;从目前的研究看法律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现代外语;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传风;从三大纯理功能角度看法律英语的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谢晓莺;马艳姿;;立法文本中“shall”的法理意蕴及其翻译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11期

3 贺音;;中英继承法的批判性话语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4 赵军峰;;法律英语名词化剖析及汉译英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4期

5 杜碧玉;;中英法律颁布套语的语用分析和比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王丽君;;从情态语气功能角度对比TRIPS英汉文本[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2期

7 周雪婷;;法律英语翻译的模糊性与准确性[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邵春美;;法律言语行为翻译的质量评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符建华;英汉立法语篇的衔接[D];广西大学;2008年

2 吴玲;禁止与允许[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王文霞;英汉立法语篇信息衔接方式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张云英;汉语立法文本中的回指及其英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郝爽;基于衔接理论的汉语立法语篇英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9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49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