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日本消费者团体诉讼的限定性适用

发布时间:2019-05-22 04:09
【摘要】:消费者团体诉讼作为维护消费者公益的一种私人执行机制,是国家通过公力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补充。在日本,由于传统的行政执法体系及司法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呈现限定适用的特点。该制度仅适用于行政机关事前认定的适格团体针对特定的违法行为提起的请求停止侵害诉讼,同时,在准既判力扩张、重复起诉防止等方面还须遵循特殊的规则。日本消费者团体诉讼的限定性适用一方面防止了滥诉发生,减轻被诉经营者及司法机关的诉累,另一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功用的发生,尤其是妨碍了消费者损害赔偿权的有效救济。
[Abstract]:Consumer group litigation, as a private enforcement mechanism to safeguard consumer public welfare, is a supplement for the state to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through public efforts. In Japa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system and judicial environment, the consumer group litigation system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mited application. This system only applies to the request filed by the appropriate group against the specific illegal act by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in advance to stop the infringement lawsui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must follow the special rules in the aspects of the expansion of quasi-res judicata, the prevention of repeated prosecution, and so on. On the one hand, the limited application of consumer group litigation in Japan prevents the occurrence of indiscriminate litigation and reduces the burden of litigation by the operators and judicial organs, on the other hand, it limits the occurrence of the function of consumer group litigation system to a certain extent. In particular, it hinders the effective relief of consumers' right to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115)
【分类号】:D931.3;DD9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其华;;论完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刑事立法[J];法学家;1989年05期

2 李刚;侵犯消费者利益行为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初探[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张文勋;张伟;;论我国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J];求实;2006年S2期

4 王小明;;消费者维权的途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高重迎;;反垄断法的执行与消费者的参与[J];河南科技;2009年09期

6 王亚卓;;公用企业关系价值研究[J];现代企业;2011年06期

7 ;唐城形象宣言[J];陕西政报;1997年01期

8 刘少平;;浅探网络购物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05期

9 冯晓青;;商标法与保护消费者利益[J];中华商标;2007年03期

10 刘映春;;论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知情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冬;;浅谈“两个维护”在行业中的作用[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春鸣;;做好“两个切实维护”,加快广西烟草工业发展[A];广西烟草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志刚;;践行“两个利益”至上 促进行业科学健康发展[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邱国旺;;诚信经营 优质服务 把“两个维护”价值观贯穿于工作始终[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明;;正确处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两个维护”的关系 促进烟草企业的健康发展[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江豫;;“两个维护”的共同价值观是烟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钱锦根;;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全面落实“两个维护”[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8 陶美重;强侠;;论学生在高等教育消费中的权利[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克进;杨宝玉;;浅谈“两个维护”在行业中的作用[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10 朱安平;;摆正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烟草[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恒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N];法制日报;2007年

2 王万利邋钱瑜;“金九银十”竞疯狂[N];北京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雁飞;家纺企业为谁创造价值?[N];中国纺织报;2006年

4 小卫;消费、投诉 都姓“高”[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宏方;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市场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6 洪卫;光靠点评能否让“霸王”绝迹[N];工人日报;2006年

7 南辰;汽车三包:“关门立法”势必“难产”[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沙讯;张家港消协规范投诉受理工作[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姚颖;斩断“黑”手机产业链[N];通信信息报;2007年

10 铂言;呼吁行业伙伴携手共同维护市场[N];中国黄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庆;直销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侯广吉;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连生;价格违法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兰萍;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董文军;平等视野中的消费者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潘会平;供应链下游成员合作与协调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裘索;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中红;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团体诉讼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宁启文;论保护媒介消费者利益的民事法律手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黄云;盗版及其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杜玉琴;论在线交易消费者权益的保护[D];暨南大学;2008年

5 周燕;论消费者利益在反垄断法中的功能[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田波;反垄断法视野中的消费者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杨晓立;社会营销的环境约束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8 立花聪(TACHIBANA,, SATOSHI);中日商业秘密保护理论与实务之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梁欣华;日本法上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琳琳;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2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82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c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