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
发布时间:2020-12-15 19:56
历史地看,美国女性就业权经历了从不被保护到被特别保护再到被平等保护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美国女性为寻求宪法和法律对其就业权的平等保护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从美国殖民地时代一直到南北战争后的19世纪的下半叶,在“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观念的主导下,女性的活动领域被限制在家庭,女性的第一要务被认为是家务而不是工作,美国女性的就业权不受法律的保护。在20世纪的上半叶,美国女性的就业权进入了法律调控的领域,立法对就业女性进行特别保护是这个时期女性就业权保护的主要特点,此时许多州都制定了规定女工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禁止女性上夜班,限制女工职业领域等“保护性”立法。不过,这种只适用于女性、而不惠及男性的“保护性”立法实际上夸大了女性和男性身体能力上的差异,强调的是女性和男性社会功能的不同,是对女性的歧视而不是保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对女性就业权的保护进入平等保护时期。从立法史上看,美国女性就业权的平等保护是从州开始的,早在20世纪初就有少数州开始制定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但在联邦层面,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 1963年的《同工同酬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一...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绪论
一、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宪法基础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其研究状况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其框架
第一章 20 世纪60 年代前的美国女性就业权保护状况
第一节 独立后南北战争前美国女性的公民权
一、殖民地时代美国女性的权利状态
二、独立后美国女性的宪法地位
三、独立后南北战争前美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第二节 南北战争后的19 世纪下半叶美国女性的权利状况
一、战后美国女性的宪法地位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态度
第三节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女性就业权护状况
一、20 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及其女性的就业水平
二、各州对就业女性的“保护性”立法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州“保护性”立法的态度
第二章 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之法源的形成
第一节 宪法及其宪法判例
一、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的命运
二、宪法第十四修正案
三、宪法第五修正案
四、性别分类中度审查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联邦立法
一、性别写进1964 年民权法第七章的奇特过程
二、1964 年民权法第七章的主要内容
三、民权法第七章的不断完善
第三节 行政命令
一、总统对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问题的关注
二、修正后的11246 号行政命令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歧视就业女性法源的废除
一、各州“保护性”立法与1964 年民权法第七章的冲突
二、联邦法院对州保护性立法的否定
第三章 美国消除雇佣中直接性别歧视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雇佣中的直接性别歧视
一、根据性别对工作分类
二、拒绝雇佣已婚女性
第二节 消除雇佣中直接性别歧视的法律措施
一、禁止根据性别给工作分类
二、禁止拒绝雇佣已婚女性
三、严格控制以性别为真实的职业资格
第三节 差别对待举证规则对雇佣中直接性别歧视的控制
一、表面上证据确凿的性别歧视案的证明
二、雇主的中间证据
三、雇主性别歧视故意的证明
四、混合意图下雇佣实践的定性
第四章 美国消除雇佣中间接性别歧视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差别影响的判断标准及其举证规则
一、差别影响概念的提出
二、差别影响案件举证规则的形成
三、差别影响案件的举证模式
第二节 对就业女性产生差别影响的雇佣实践
一、身高体重要求
二、体能测试
第三节 对差别影响就业女性的雇佣实践的审查
一、对身高体重标准的合法性审查
二、对体能测试的合法性审查
第五章 美国解决就业女性特殊问题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怀孕歧视及其法律应对
一、对夸大怀孕女性无能力状态的回应
二、怀孕歧视性质的确定
三、产期女性的职业保障
第二节 胎儿保护与女性就业权的冲突及其解决
一、胎儿保护与女性就业权的冲突
二、下级法院对胎儿保护政策的合法性审查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胎儿保护政策的合法性审查
第六章 美国提高女性群体就业水平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积极行动的法律依据及其实施方法
一、积极行动的法律依据
二、积极行动实施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对就业女性实施的积极行动计划
一、根据11246 号行政命令对就业女性实施的积极行动计划
二、对就业女性的自愿性积极行动计划及其合法性
第三节 对就业女性的积极行动的未来走势
一、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积极行动的困境
二、有关积极行动正当性的争论
三、对就业女性积极行动的未来走势
结语: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案例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宪法维度——性别就业歧视普适性评价标准的切入[J]. 钟云萍. 行政与法. 2009(08)
[2]在“社会”上贡献,于“市场”中受损——女性就业悖论及其破解[J]. 许叶萍,石秀印.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3]平等与责任的三种范式及其理论困境[J]. 刘美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女权主义方法论意义的中国化解读[J]. 于晓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论平等就业权在立法归类中的合理差别[J]. 徐钢. 浙江学刊. 2009(02)
[6]我国《就业促进法》第27条的宪法学思考[J]. 李云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平等原则在反歧视法中的适用和发展——兼谈我国的反歧视立法[J]. 李薇薇. 政法论坛. 2009(01)
[8]平等的“悖”与“不悖”[J]. 贾丹,肖卫国. 广西社会科学. 2008(11)
[9]德沃金的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理论研究[J]. 郑玉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 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 谢增毅. 中外法学. 2008(04)
本文编号:2918827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绪论
一、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宪法基础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其研究状况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其框架
第一章 20 世纪60 年代前的美国女性就业权保护状况
第一节 独立后南北战争前美国女性的公民权
一、殖民地时代美国女性的权利状态
二、独立后美国女性的宪法地位
三、独立后南北战争前美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第二节 南北战争后的19 世纪下半叶美国女性的权利状况
一、战后美国女性的宪法地位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态度
第三节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女性就业权护状况
一、20 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及其女性的就业水平
二、各州对就业女性的“保护性”立法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州“保护性”立法的态度
第二章 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之法源的形成
第一节 宪法及其宪法判例
一、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的命运
二、宪法第十四修正案
三、宪法第五修正案
四、性别分类中度审查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联邦立法
一、性别写进1964 年民权法第七章的奇特过程
二、1964 年民权法第七章的主要内容
三、民权法第七章的不断完善
第三节 行政命令
一、总统对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问题的关注
二、修正后的11246 号行政命令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歧视就业女性法源的废除
一、各州“保护性”立法与1964 年民权法第七章的冲突
二、联邦法院对州保护性立法的否定
第三章 美国消除雇佣中直接性别歧视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雇佣中的直接性别歧视
一、根据性别对工作分类
二、拒绝雇佣已婚女性
第二节 消除雇佣中直接性别歧视的法律措施
一、禁止根据性别给工作分类
二、禁止拒绝雇佣已婚女性
三、严格控制以性别为真实的职业资格
第三节 差别对待举证规则对雇佣中直接性别歧视的控制
一、表面上证据确凿的性别歧视案的证明
二、雇主的中间证据
三、雇主性别歧视故意的证明
四、混合意图下雇佣实践的定性
第四章 美国消除雇佣中间接性别歧视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差别影响的判断标准及其举证规则
一、差别影响概念的提出
二、差别影响案件举证规则的形成
三、差别影响案件的举证模式
第二节 对就业女性产生差别影响的雇佣实践
一、身高体重要求
二、体能测试
第三节 对差别影响就业女性的雇佣实践的审查
一、对身高体重标准的合法性审查
二、对体能测试的合法性审查
第五章 美国解决就业女性特殊问题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怀孕歧视及其法律应对
一、对夸大怀孕女性无能力状态的回应
二、怀孕歧视性质的确定
三、产期女性的职业保障
第二节 胎儿保护与女性就业权的冲突及其解决
一、胎儿保护与女性就业权的冲突
二、下级法院对胎儿保护政策的合法性审查
三、联邦最高法院对胎儿保护政策的合法性审查
第六章 美国提高女性群体就业水平的法律方法
第一节 积极行动的法律依据及其实施方法
一、积极行动的法律依据
二、积极行动实施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对就业女性实施的积极行动计划
一、根据11246 号行政命令对就业女性实施的积极行动计划
二、对就业女性的自愿性积极行动计划及其合法性
第三节 对就业女性的积极行动的未来走势
一、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积极行动的困境
二、有关积极行动正当性的争论
三、对就业女性积极行动的未来走势
结语: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案例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宪法维度——性别就业歧视普适性评价标准的切入[J]. 钟云萍. 行政与法. 2009(08)
[2]在“社会”上贡献,于“市场”中受损——女性就业悖论及其破解[J]. 许叶萍,石秀印.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3]平等与责任的三种范式及其理论困境[J]. 刘美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4]女权主义方法论意义的中国化解读[J]. 于晓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论平等就业权在立法归类中的合理差别[J]. 徐钢. 浙江学刊. 2009(02)
[6]我国《就业促进法》第27条的宪法学思考[J]. 李云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平等原则在反歧视法中的适用和发展——兼谈我国的反歧视立法[J]. 李薇薇. 政法论坛. 2009(01)
[8]平等的“悖”与“不悖”[J]. 贾丹,肖卫国. 广西社会科学. 2008(11)
[9]德沃金的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理论研究[J]. 郑玉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10]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 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 谢增毅. 中外法学. 2008(04)
本文编号:2918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91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