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地方立法技术的内涵、功能及科学化路径——基于当前地方立法现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3 11:54
  地方立法技术的内涵取决于地方立法的层级、原则及地方人大的内部分工,框定地方立法技术的合理内涵是为了明确地方立法技术的功能定位,以达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引领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立法在地方治理中的话语权。当下地方立法技术的运用中存在着立法冲突、重复立法、立法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主要源自地方立法经验缺乏、地方立法人才匮乏、地方立法技术规范不够完善。地方立法的技术层面与实质目标并不截然分离,而是会交互影响,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分层面、有次序地逐步进行,以推动地方立法技术的科学化。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立法技术的科学内涵与功能定位
二、当下地方立法技术运用中的问题及成因
三、实现地方立法技术科学化的合理路径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确立根本性立法技术规范的建议[J]. 田林.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1)
[2]立法官僚化:理解中国立法过程的新视角[J]. 王理万.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2)
[3]地方立法重复的反思——以4省市人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为例[J]. 孙述洲.  人大研究. 2016(03)
[4]立法需求的生成与确立问题探究——析《立法法》第72条第4款[J]. 石东坡.  法学论坛. 2016(01)
[5]浅议地方立法技术及其规范[J]. 李高协.  人大研究. 2015(03)
[6]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J]. 刘松山.  法学. 2014(01)
[7]立法技术在地方立法中的运用研究[J]. 朱文杰.  北京人大. 2012(06)
[8]立法技术与法律的有效性——以就业促进法为例[J]. 孙书妍.  人大研究. 2008(06)



本文编号:2933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933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b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