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
发布时间:2021-01-18 12:22
本文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明朝户籍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当前户籍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即:明朝户籍中的户类身份法与户口迁徙法。 在对两大户籍制度内容进行论述之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明朝户籍制度的建立:第一,明朝户籍制度建立的渊源。中国古代社会从存在之始,就开始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从宗法分封、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元朝四民的严格划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体现了严格的等级身份性。但应当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户籍制度的等级性在总体上是不断减弱的。明朝也不例外,其统治者为了维持其统治,不得不顺应历史的潮流,向平等化的目标又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中国古代社会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静态性。历代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将人民全部网罗于户口籍册,并且严格限制其变动。以农为本,以征派赋役为要务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要求户籍稳定,甚至固定化。因而历代无不推行使民众世代定居,严禁擅徙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户口的流动。但是赋役制度的变革,户籍渐渐失去其在征派赋役中的作用,这就使得国家对其管理渐趋放松,同时因为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严格的禁止迁徙已经不可能实现,统治者不得不采...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 明朝户籍制度的建立
(一) 明朝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 明朝户籍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三) 明朝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变化
二、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
(一) 中国古代户类制度产生与存在的根源
1 明分使群的儒家传统观念
2 国家赋役制度的客观需要
(二) 明朝以前户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户类制度
1 明朝户籍管理中的主要户类
2 明朝户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迁徙法
(一) 明朝人口迁徙的主要形式
1 流民
2 移民
(二)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迁徙法规定
1 严禁擅徙流亡
2 流民附籍安插
3 官方组织移民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J]. 许敏. 中国史研究. 1998(03)
[2]明代黄册人口登载事项考略[J]. 栾成显. 历史研究. 1998(02)
[3]明代人口变动的考察[J]. 田培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5)
本文编号:2984943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 明朝户籍制度的建立
(一) 明朝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 明朝户籍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三) 明朝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变化
二、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
(一) 中国古代户类制度产生与存在的根源
1 明分使群的儒家传统观念
2 国家赋役制度的客观需要
(二) 明朝以前户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户类制度
1 明朝户籍管理中的主要户类
2 明朝户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迁徙法
(一) 明朝人口迁徙的主要形式
1 流民
2 移民
(二) 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迁徙法规定
1 严禁擅徙流亡
2 流民附籍安插
3 官方组织移民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J]. 许敏. 中国史研究. 1998(03)
[2]明代黄册人口登载事项考略[J]. 栾成显. 历史研究. 1998(02)
[3]明代人口变动的考察[J]. 田培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5)
本文编号:2984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98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