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3 15:0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它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同时是一个理论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依法治国在实施过程中少不了理论探讨。法治不等于依法治国,法治国家也不等于法治社会,国家更不等于社会。法治与依法治国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依法治国是法治,但法治并非仅指依法治国。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是法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体现。法治与依法治国虽然都强调法律至上和人民主权,这是相同的,但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对象、领域和内容等是不完全相同的,是有差别的。不仅法治产生的时间比依法治国产生的时间要早,法治的领域比依法治国的领域要宽,法治的对象比依法治国的对象要多,法治的内容比依法治国的内容要广,而且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实质、目的、要求、必要性和意义也不完全相同。探讨法治和依法治国的种种本质及二者的关系问题,尽管是对一个老问题的新探索,但毫无疑问这种探索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具有更为现实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文献检索的方法,演绎推理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法治概念及其本质解读
1.1 法治涵义的种种解说
1.1.1 西方法文化视野中的法治
1.1.2 中国学者视野中的法治
1.2 法治本质的解析
1.2.1 界定法治的本质应遵循的原则
1.2.2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2.3 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的区别
1.2.4 法治本质是多样性的统一
第二章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本质分析
2.1 依法治国涵义的种种解说
2.2 依法治国的本质解析
2.2.1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宪治国
2.2.2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宪法至上
2.2.3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法治权
2.2.4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法行政
第三章 法治与依法治国关系的新探讨
3.1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联系
3.1.1 依法治国是法治科学理论的结晶
3.1.2 依法治国是法治基本原则的升华
3.1.3 依法治国是法治现实制度的总结
3.1.4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
3.1.5 依法治国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体现
3.2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区别
3.2.1 法治和依法治国产生的时间不同
3.2.2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实质不完全相同
3.2.3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法”的内涵不完全相同
3.2.4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不完全相同
3.2.5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内容和要求不完全相同
3.2.6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目标追求不完全相同
3.2.7 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意义不完全相同
第四章 法治与依法治国区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1 法治与依法治国区分的理论意义
4.1.1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4.1.2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外延
4.1.3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内容
4.1.4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对象
4.2 法治与依法治国区分的实践意义
4.2.1 有利于走出法治与依法治国的认识误区
4.2.2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法治与依法治国的目标
4.2.3 有利于避免将依法治国简单化和口号化
4.2.4 有利于依宪治国,加强宪政建设
4.2.5 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4.2.6 能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兼与薛驹、王家福先生商榷[J]. 李龙,陈晓枫. 法学评论. 1998(02)
[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J]. 江泽民. 人民论坛. 1997(10)
[3]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J]. 周叶中. 法学评论. 1995(06)
本文编号:308043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法治概念及其本质解读
1.1 法治涵义的种种解说
1.1.1 西方法文化视野中的法治
1.1.2 中国学者视野中的法治
1.2 法治本质的解析
1.2.1 界定法治的本质应遵循的原则
1.2.2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2.3 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的区别
1.2.4 法治本质是多样性的统一
第二章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本质分析
2.1 依法治国涵义的种种解说
2.2 依法治国的本质解析
2.2.1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宪治国
2.2.2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宪法至上
2.2.3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法治权
2.2.4 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法行政
第三章 法治与依法治国关系的新探讨
3.1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联系
3.1.1 依法治国是法治科学理论的结晶
3.1.2 依法治国是法治基本原则的升华
3.1.3 依法治国是法治现实制度的总结
3.1.4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
3.1.5 依法治国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体现
3.2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区别
3.2.1 法治和依法治国产生的时间不同
3.2.2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实质不完全相同
3.2.3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法”的内涵不完全相同
3.2.4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不完全相同
3.2.5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内容和要求不完全相同
3.2.6 法治与依法治国的目标追求不完全相同
3.2.7 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意义不完全相同
第四章 法治与依法治国区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1 法治与依法治国区分的理论意义
4.1.1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4.1.2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外延
4.1.3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内容
4.1.4 能够进一步明确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对象
4.2 法治与依法治国区分的实践意义
4.2.1 有利于走出法治与依法治国的认识误区
4.2.2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法治与依法治国的目标
4.2.3 有利于避免将依法治国简单化和口号化
4.2.4 有利于依宪治国,加强宪政建设
4.2.5 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4.2.6 能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兼与薛驹、王家福先生商榷[J]. 李龙,陈晓枫. 法学评论. 1998(02)
[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J]. 江泽民. 人民论坛. 1997(10)
[3]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J]. 周叶中. 法学评论. 1995(06)
本文编号:3080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8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