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树立与弘扬敬畏法律意识
发布时间:2021-04-20 00:29
敬畏法律是对法治的尊崇和对违法必究的戒惧,是信仰法律的必要阶段和逻辑前提。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我们要提倡对法律的敬畏意识,明确敬畏法律意识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进而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艰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完善,我们更应当以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抓好领导干部这一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律意识的关键群体。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规范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律意识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0,6(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敬畏法律意识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
1. 敬畏法律意识首先是对法律在定纷止争方面权威性的强调
2. 敬畏法律意识在价值层面上是对法律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
3. 敬畏法律意识的落脚点是引导人们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
二、 当前敬畏法律意识形成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 传统人治思维依然存在,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2. 违法成本低造成违法违规的恶性循环,影响全民守法秩序的形成
3. 知法与守法、用法、护法脱节
三、 抓好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律意识的关键群体
1. 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 明确权力源于人民和宪法且要受到约束与监督
3. 尊崇法治,自觉带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四、 在全社会形成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律意识的良好氛围
1. 着重培养和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2. 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
3. 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规范作用
本文编号:3148615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0,6(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敬畏法律意识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
1. 敬畏法律意识首先是对法律在定纷止争方面权威性的强调
2. 敬畏法律意识在价值层面上是对法律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
3. 敬畏法律意识的落脚点是引导人们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
二、 当前敬畏法律意识形成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 传统人治思维依然存在,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2. 违法成本低造成违法违规的恶性循环,影响全民守法秩序的形成
3. 知法与守法、用法、护法脱节
三、 抓好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律意识的关键群体
1. 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 明确权力源于人民和宪法且要受到约束与监督
3. 尊崇法治,自觉带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四、 在全社会形成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律意识的良好氛围
1. 着重培养和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2. 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
3. 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规范作用
本文编号:3148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14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