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信仰”:一个被过度误解的神话——重读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发布时间:2021-05-05 22:13
  基于西方法律传统在现代社会出现的整体性危机,伯尔曼重新审视和考查了法律与宗教在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与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彼此紧张并相互渗透、赖存与影响的关系,以此重新唤起人们对法律的情感与忠诚,唤起对终极目的与生活意义的信仰,以寻找出解决危机之良策。为此,伯尔曼使用了最广义上的法律概念,在该意义上,从"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无法推导出"法律信仰"之命题,如将其中的"法律"理解为国家制定法,将是对伯尔曼的极大误解,所以,"法律信仰"在我国是一个被过度误解的神话。我国的法律问题不同于西方,我国当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培养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感和守法精神,如何克服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及其人员的滥权问题,以及如何树立法律的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在我国须认真对待"法律信仰",并摈弃使用这一范畴。 

【文章来源】:政法论坛. 2012,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西方法律传统的整体性危机与法律宗教之分离
二、法律世俗主义与理性主义以及批判
三、法律的神圣化与世俗———理性化:法律祛魅化与传统断裂
四、伯尔曼视野中的“法律”诠释
五、“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的真假性
六、认真对待“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状况之分析[J]. 张丽佳.  理论界. 2010(01)
[2]伯尔曼式“法律信仰”及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J]. 宋忠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3]法律信仰与中国法律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西方自然法思想引发的思考[J]. 钱国君,吴燕霞.  文化学刊. 2009(05)
[4]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 许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
[5]增进法律信用与塑造法律信仰——法的现代性语境下的分析[J]. 蔡宝刚.  政治与法律. 2008(06)
[6]法律信仰批判[J]. 范愉.  现代法学. 2008(01)
[7]权利:从法律到信仰的路径选择[J]. 范进学.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7(03)
[8]法律信仰转型中人的主体性[J]. 任强.  现代哲学. 2006(06)
[9]中国传统社会法律信仰探析[J]. 董长海,王芹.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2)
[10]“祛魅”时代的法律信仰[J]. 薄振峰.  理论学刊. 2006(04)



本文编号:3170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170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