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法律文化的流弊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6 19:32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领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法律领域,与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相适应,中国需要一场深刻的法制改革,但法治改革的掣肘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固有的法律传统文化成为法制改革的严重的阻滞因素,制约着法制改革的深化。因此,审视中国法律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冲破传统法律文化整体落后性的精神羁绊,超越法的传统,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以达到“以法治国”的要求,实现法治的现代化,成为十分严峻而迫切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儒、法、道诸家法律思想对后世影响久远,尤其是儒家法律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底蕴,由儒家为代表的法理学说贯穿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历程,传统法律文化中负面与劣性的东西,如封闭保守的法律体系、皇权之上的法律思想、礼法结合的法治基础、政法一体的司法样式、专制暴戾的司法控制、屈法原礼的司法调整、重刑轻民的司法导向,厌讼贱讼的司法观念等等,对现今法治建设的深化仍然存在着许多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在现今在表现,主要反映在权大于法的观念仍在蔓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时有表现;法律虚无主义、工具主义...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透视
(一) 传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儒家主要的法律思想
2 、法家主要的法律思想
3 、道家主要的法律思想
(二) 传统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1 、封闭保守
2 、皇权至上
3 、礼法结合
4 、行政司法合一
5 、司法专制
6 、义务本位
7 、厌讼贱讼
二、 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的主要影响
表现一,权大于法的法律文化遗毒尚存
表现二,重礼轻法和法律虚无观念根深蒂固
表现三,司法不独立、不公正的现象普遍存在
表现四,法律工具主义意识继续流传
表现五,和谐秩序是人们的最高法律价值追求
表现六,法传统上的封闭保守性仍有影响
三、 克服传统法律文化负面影响的对策性思考
对策一,正确处理权力与法律的关系
对策二,完善立法,优化执法,保证法律得以有效实现
对策三,保证司法独立,体现司法公正,实现法官队伍的职业化
对策四,摒弃法律工具主义、义务本位等消极的法律观念
对策五,吸收外国法律文化的有益养料,实现中国法治的创新发展
四、 启示
启示一,法治建设的重点在于法律的有效实现
启示二,法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启示三,法观念的变化应该反映我国改革的时代主流
启示四,法治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15007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透视
(一) 传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儒家主要的法律思想
2 、法家主要的法律思想
3 、道家主要的法律思想
(二) 传统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1 、封闭保守
2 、皇权至上
3 、礼法结合
4 、行政司法合一
5 、司法专制
6 、义务本位
7 、厌讼贱讼
二、 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的主要影响
表现一,权大于法的法律文化遗毒尚存
表现二,重礼轻法和法律虚无观念根深蒂固
表现三,司法不独立、不公正的现象普遍存在
表现四,法律工具主义意识继续流传
表现五,和谐秩序是人们的最高法律价值追求
表现六,法传统上的封闭保守性仍有影响
三、 克服传统法律文化负面影响的对策性思考
对策一,正确处理权力与法律的关系
对策二,完善立法,优化执法,保证法律得以有效实现
对策三,保证司法独立,体现司法公正,实现法官队伍的职业化
对策四,摒弃法律工具主义、义务本位等消极的法律观念
对策五,吸收外国法律文化的有益养料,实现中国法治的创新发展
四、 启示
启示一,法治建设的重点在于法律的有效实现
启示二,法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启示三,法观念的变化应该反映我国改革的时代主流
启示四,法治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15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1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