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发布时间:2021-10-15 20:36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文章来源】:灾害学. 2019,34(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落实国家对自然灾害防治的新要求
1.2 解决自然灾害防治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
1.3 调整自然灾害防治法律关系的必然选项
1.4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2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
2.1 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
2.2 应急管理的特别法
2.3 公共安全的支撑法
3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基本理念
3.1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3.2 风险防范理念
3.3 综合防治理念
3.4 权利保护理念
4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主要制度
4.1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规划制度
4.2 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4.3 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制度
4.4 自然灾害防治涵养区制度
4.5 自然灾害科普制度
4.6 自然灾害保险制度
4.7 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制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特点分析与启示[J]. 吴大明,宋大钊. 灾害学. 2019(01)
[2]提升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水平[J]. 闪淳昌. 社会治理. 2018(05)
[3]推进综合减灾立法 提高灾害应急能力[J]. 林鸿潮,张璇. 紫光阁. 2018(03)
[4]论“受救援权”的确立与实现[J]. 邢爱芬,李一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借鉴[J]. 昌业云. 中国应急管理. 2010(08)
本文编号:3438588
【文章来源】:灾害学. 2019,34(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落实国家对自然灾害防治的新要求
1.2 解决自然灾害防治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
1.3 调整自然灾害防治法律关系的必然选项
1.4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2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
2.1 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
2.2 应急管理的特别法
2.3 公共安全的支撑法
3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基本理念
3.1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3.2 风险防范理念
3.3 综合防治理念
3.4 权利保护理念
4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主要制度
4.1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规划制度
4.2 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4.3 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制度
4.4 自然灾害防治涵养区制度
4.5 自然灾害科普制度
4.6 自然灾害保险制度
4.7 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制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特点分析与启示[J]. 吴大明,宋大钊. 灾害学. 2019(01)
[2]提升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水平[J]. 闪淳昌. 社会治理. 2018(05)
[3]推进综合减灾立法 提高灾害应急能力[J]. 林鸿潮,张璇. 紫光阁. 2018(03)
[4]论“受救援权”的确立与实现[J]. 邢爱芬,李一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借鉴[J]. 昌业云. 中国应急管理. 2010(08)
本文编号:3438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43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