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亲属争产”中亲情伦理与所有权的共生
发布时间:2022-02-19 03:42
"亲属争产"影响国家基层社会的秩序、民间百姓的经济利益和家族亲情伦理关系的和谐,因此,妥善处理、预防"亲属争产"是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规则制定方面,国家通过立法和判例的方式调控、制约着此类纠纷。在司法实践领域,法官在处理"亲属争产"案件时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以教化为主,促成"争产"当事人的内省,通过调解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另一种倾向是依照法律和证据,通过判决解决纠纷。在民间不动产买卖过程中,百姓努力在契约文书中将物质利益与亲情伦理这两条并行的线索规制得当,使亲属间不动产的流转更加顺利。"亲属争产"的国家调控与民间表达的共同目的是使不动产所有权明晰、权责确定,减少纠纷,从而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经济预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中国古代"亲属争产"纠纷方式的演变轨迹也为当今纷繁的亲属间民事纠纷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文章来源】:学习与探索.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亲属争产”的国家立法介入与退出
二、国家司法对“亲属争产”案件的期待与实践操作
(一)感化息讼
(二)证据断案
第一,在审理“亲属争产”纠纷案件时,司法官要调查契约文书之真伪,以明确不动产所有权之归属。
第二,审理产权纠纷案件时,调查相关人证,以厘清不动产的所有权归属。
第三,审理不动产所有权纠纷案件时,调查具体缔约程序,明确其所有权流转的漏洞。
三、民间契约对“亲属争产”的预防与表达
(一)亲属间缔约以明晰所有权
(二)“先问亲邻”条款保证所有权无瑕疵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体系语境下民事客体理论的权利思维[J]. 何松威,李建华. 当代法学. 2019(01)
[2]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J]. 徐忠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3]契约文书的伪造、防伪与辨伪[J]. 冯学伟.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02)
[4]中国古代先问亲邻制度考析[J]. 柴荣. 法学研究. 2007(04)
本文编号:3632147
【文章来源】:学习与探索.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亲属争产”的国家立法介入与退出
二、国家司法对“亲属争产”案件的期待与实践操作
(一)感化息讼
(二)证据断案
第一,在审理“亲属争产”纠纷案件时,司法官要调查契约文书之真伪,以明确不动产所有权之归属。
第二,审理产权纠纷案件时,调查相关人证,以厘清不动产的所有权归属。
第三,审理不动产所有权纠纷案件时,调查具体缔约程序,明确其所有权流转的漏洞。
三、民间契约对“亲属争产”的预防与表达
(一)亲属间缔约以明晰所有权
(二)“先问亲邻”条款保证所有权无瑕疵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体系语境下民事客体理论的权利思维[J]. 何松威,李建华. 当代法学. 2019(01)
[2]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J]. 徐忠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3]契约文书的伪造、防伪与辨伪[J]. 冯学伟.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02)
[4]中国古代先问亲邻制度考析[J]. 柴荣. 法学研究. 2007(04)
本文编号:3632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3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