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法治及其重构
发布时间:2022-12-08 05: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依法治国包含了许多重要内容,其中,实行程序法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创制法律、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是实施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内涵之一。“程序法治”是“法治”不可或缺的方面,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比较重视实体法及其运行,相对忽视了程序法。而纵观世界法治国家的成功经验,一个重要共同点是对程序和程序法的倚重。因此,对程序法治滞后的状况切不可掉以轻心,而应予以高度重视。回顾我国程序法治发展的历程,分析其滞后的原因,探讨其产生的人文基础,反思其运行状况,从而为程序法治的重构确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对策。 我国传统程序法治是诸法合体,程序法与实体法不分,司法行政合一,程序法治很不发达,这种落后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清末。在清末,中国传统法制受到西方先进法律文化的强烈冲击,晚清统治者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迫不得已开始了修律变法。清末修律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在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过程中,独立的程序法逐步确立起来。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强有力推动下,程序法治进一步完善,但由于人们程序意识...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程序法治界说
(一) 程序的涵义
(二) 法治与程序法治的关系
(三) 程序法治的内涵
二、程序法治的由来
(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程序法治
(二) 我国程序法治滞后的原因分析
(三) 西方程序法治兴起的人文基础及其对我国程序法治的影响
三、程序法治在我国的运行及其反思
(一) 程序法治在宪政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二) 程序法治在立法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三) 程序法治在行政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四) 程序法治在司法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四、当代中国程序法治重构的建议和设想
(一) 树立程序正义观念,是程序法治重构的观念基础
(二) 加强程序理论研究,是程序法治重构的首要任务
(三) 完善司法体制与程序,是程序法治重构的基本要求
(四) 利用程序控制权力,是程序法治重构的应有之义
(五) 建立程序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是程序法治重构的必要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宪法的正当程序原则[J]. 汪进元. 法学研究. 2001(02)
[2]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J]. 陈瑞华. 中国法学. 2000(03)
[3]论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J]. 王锡锌. 政治与法律. 2000(03)
[4]程序正义初论[J]. 田平安,杜睿哲. 现代法学. 1998(02)
[5]法律程序价值观[J]. 陈端洪. 中外法学. 1997(06)
[6]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J]. 吴德星. 法学研究. 1996(05)
[7]国家与社会——论中国现今法律观念之变化[J]. 江平.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1996(01)
[8]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筑初探[J]. 田平安. 中外法学. 1994(05)
[9]程序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 张令杰. 法学研究. 1994(05)
[10]法律程序剖析[J]. 孙笑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3(06)
本文编号:3713630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程序法治界说
(一) 程序的涵义
(二) 法治与程序法治的关系
(三) 程序法治的内涵
二、程序法治的由来
(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程序法治
(二) 我国程序法治滞后的原因分析
(三) 西方程序法治兴起的人文基础及其对我国程序法治的影响
三、程序法治在我国的运行及其反思
(一) 程序法治在宪政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二) 程序法治在立法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三) 程序法治在行政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四) 程序法治在司法程序中的运行及反思
四、当代中国程序法治重构的建议和设想
(一) 树立程序正义观念,是程序法治重构的观念基础
(二) 加强程序理论研究,是程序法治重构的首要任务
(三) 完善司法体制与程序,是程序法治重构的基本要求
(四) 利用程序控制权力,是程序法治重构的应有之义
(五) 建立程序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是程序法治重构的必要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宪法的正当程序原则[J]. 汪进元. 法学研究. 2001(02)
[2]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J]. 陈瑞华. 中国法学. 2000(03)
[3]论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J]. 王锡锌. 政治与法律. 2000(03)
[4]程序正义初论[J]. 田平安,杜睿哲. 现代法学. 1998(02)
[5]法律程序价值观[J]. 陈端洪. 中外法学. 1997(06)
[6]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J]. 吴德星. 法学研究. 1996(05)
[7]国家与社会——论中国现今法律观念之变化[J]. 江平.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1996(01)
[8]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筑初探[J]. 田平安. 中外法学. 1994(05)
[9]程序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 张令杰. 法学研究. 1994(05)
[10]法律程序剖析[J]. 孙笑侠.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3(06)
本文编号:3713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71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