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司会审运行程序研究
本文关键词:明代三司会审运行程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代的会审是中央司法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法制史中具有鲜明特色内容。对于重大疑难案件、特别重大案件和死刑案件均要上报中央司法机关,并由中央司法机关与其他机关共同审理,最终报请皇帝,由皇帝一人裁决。明代会审制度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会审制度是以三司会审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多种会审形式的总称,主要有:三司会审、圆审、朝审、大审和热审。狭义的明代会审制度就是指三司会审。其中三司会审是会审制度的基本形式,其他会审形式均是在三司会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可以说,三司会审是明代会审制度中的一个典型。 三司会审是在唐宋司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会官复审的审判模式对重大、疑难、死刑案件进行审理,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明代会审制度。三司会审出现于朱元璋时期,当时如遇京师重大案件时,皇帝则会下诏命三法司会同审理,称为“三司会审”。皇帝集权和审判监督是出现三司会审制度的原因,其中皇帝集权是根本原因。 三司会审中的“三司”就是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明代审判的管辖可以依据犯罪的轻重和身份分为两类:一类是案件管辖;一类是身份管辖。三司会审的管辖为判处徒、流以上刑罚的重大案件。在审级上,可以是一审也可以是二审和三审。三司会审审理案件时,很重视证据和回避问题。在审理程序上包括:讯问、会审地点的选择、“议”、“拟”、“参语”和奏裁。明代会审制度的运行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争权专制思想和恤刑、慎刑思想。最后,对明代会审制度做出评价,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审判制度有所启发。
【关键词】:明代 会审 三司会审 案例 运行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9;D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导言8-11
- 一、选题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明代会审制度概述11-14
- 一、明代会审制度11-12
- 二、明代会审制度的历史渊源12-14
- 第二章 明代三司会审的审判机关14-16
- 一、三法司14-15
- 二、锦衣卫15-16
- 第三章 明代三司会审的程序16-24
- 一、三司会审的管辖16-18
- 二、证据规则18-19
- 三、回避制度19-20
- 四、审理程序20-24
- 第四章 明代三司会审制度的指导思想24-26
- 一、皇权专制的思想24-25
- 二、慎刑的思想25-26
- 三、恤刑的思想26
- 第五章 明代三司会审制度运行的评价26-32
- 一、会市运行的效果27-28
- 二、其他参与会市机关对明代司法的影响28-29
- 三、明代会市制度对清代司法的影响29-30
- 四、明代会审制度给我国现代司法的启示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凯;;也谈慎刑——兼与陈松、熊建先生商榷[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敖惠,徐晓光;中国古代会审制度及其现代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张陈铖;;明代三司会审制度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廖斌;;慎刑——刑罚的时代精神——评包雯教授著《21世纪刑罚价值取向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张天禄;朝审,秋审,热审[J];河北法学;1984年04期
6 黄幼声;朝审制的缘起──兼谈中国法制史上一个被遗忘的人物[J];求是学刊;1986年05期
7 刘长江;明代法政体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巩富文;中国古代法官会审制度[J];史学月刊;1992年06期
9 怀效锋;;论明代司法中的皇权[J];现代法学;1988年05期
10 张晋藩;;试论中国封建审判制度的特点[J];学习与探索;198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祝家尧;论明代热审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凡;明代会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一鸣;试论明代朝审制度[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保贵;明代热审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明代三司会审运行程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41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