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可能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09:27

  本文关键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可能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可能性 社会主义法治


【摘要】:"法治与德治关系",不仅是伦理学和法学研究中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政治问题。本文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语境演进历程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定视野三个层面,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原则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三个顺延的逻辑层次上,这一原则可以被成功塑造成一种可能世界。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预防灾害法治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可能性 社会主义法治
【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项目“国防灾害培训体验和法治保障文化基地建设”(项目编号CPR/13/303)的子项目“国家预防灾害法治保障的法理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D648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义孙;当代中国法治整体意识论纲[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祚鹏;;浅议《聊斋志异》三教合一的天道观[J];蒲松龄研究;2007年01期

2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许石慧;;试论监管型政府的法治构造[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魏世民;;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黄成松;依法治校中的法制瑕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郭淑新;余亚斐;;化宗教文化为人文文化——孔子“鬼神”观探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崔显艳;;贾政形象诠释的儒家文化之矛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9 王艳照;;痛并幸福着——陶渊明和他那个时代的二律背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李全文;;论大学生法治观养成的目标[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刘金国;彭钊;;以权利制约权力——法治语境下的反腐败[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王建军;;“慨然思复三代庠序之法”:许衡的教育追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东海;;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肖攀;;建立以保障健康为中心的环境标准制度[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范振洋;;农民工劳动权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10 苏奎;;四川三段式神仙镜的西王母图像考察[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东;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月英;《韩非子》法治精神及其文学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莎;老子“道”的管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义孙;论哲学化的法理学[J];政法论坛;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莲;浅谈依法治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姜宪明;依法治国的认知及其走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娜仁图雅;论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价值[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苏宏峰;依法治国—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必由之路[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张英忠;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江启疆;执政党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论要[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7 佟吉清,胡水君;论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8 矫波;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9 周斌;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10 王雅洁;略论依法治国[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农优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卢秉天;;浅谈依法普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翁里;田冬;;论董必武守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张明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党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建陵;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小燕;试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程晓丽;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何海荣;宪政视域下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良性互动[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董安全;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6 郑家为;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宋春伟;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范慧;论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海娟;论我国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李小标;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44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44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