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10:06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民是推动我国农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的生产关系不断变化,农民之间发生纠纷的类型也逐渐复杂化、多样化。日益复杂而活跃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更大范围的农民劳动力流动,必然会导致更多的纠纷出现。农村法律援助作为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农村法律援助的有效实施可以保障公民平等公正地享有法律保护,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维护,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稳定和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开展。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不完善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农民容易采取其他方式解决纠纷,严重影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促进农村法律援助开展,对于维护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农村法律援助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学者对农村法律援助的研究情况。其次,对法律援助、农村法律援助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的价值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指导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并指出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的现状,从政府、农民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揭示农村法律援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后,对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有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农民自身因素以及农村法律援助宣传不到位等。本文最后从制度体系、队伍建设、经费筹集、农民权利意识和宣传途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综合分析了影响农村法律援助的多元要素,,并对其关联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指出农村法律援助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错位以及社会组织的缺位;并提出发挥各要素协同整合作用的具体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5;D42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贞;法律援助的中国经验[J];中国司法;2005年06期
2 贾午光;郑自文;;关于法律援助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2006年05期
3 樊德玲;;论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实施的困境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4 彭建军;何海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西河池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许小莲;;完善我国农村法律援助之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蒲皆祜;建立法援最低经费保障制度的思考[J];当代司法;1999年11期
7 赵菊敏;;城乡统筹视野下法律援助制度的理念重塑[J];广西农学报;2011年06期
8 王卫国;姚合平;胡子君;;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03期
9 朱海波;;和谐社会的社会法维度——以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为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张书丽;;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援助问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1225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22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