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湘潭大学》 2013年
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
吕建军
【摘要】: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生效的新《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该条规定既有利于推动两法顺利衔接,提高诉讼效率,也确认了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对消除取证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围绕着该条的规定,如何使行政证据能够在刑事诉讼中得到正确的运用,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纪检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问题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的规定为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提供了法律支撑,,然而如何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操作,使其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部分进行。笔者从引言出发,交代了写作背景和选题意义等内容,阐述了纪检监察证据转换的范围,各类证据转换的方式,以及纪检监察证据在转换为刑事证据的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重点研究了何为纪检监察证据,如何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转换为刑事证据。 通过阐明行政证据的涵义、特征,分析行政证据转换范围,转换为刑事证据的方式,以及非法证据规则在转换中的适用等,笔者肯定了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运用中的可行性,同时还分析了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运用中的规则,通过确立这些原则和明确规则,来确保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冬芬;浅议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特征[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2 毛建岳;李忠强;;亲笔供词的证据价值及其固定[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钱建平;温淑敏;;民事诉讼证据中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探讨[J];理论界;2007年05期
4 黄世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化问题初探——基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的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5期
5 邹绯箭;郭华;;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办案证据衔接及拓宽机制研究——基于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展开[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记;;程序性证明——一个证据法学不可缺失的概念[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2 林喜芬;;中国语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论争——本土话语资源的批判性反思[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3 陆满;邱婷;;论我国行政诉讼之非法证据排除[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4 田美妍;董坤;;构建我国侦查模式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刘蕾;;美国合理根据证明标准及对我国证据法的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武守群;;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余毓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构想[J];才智;2008年08期
8 石利;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借鉴、确立和适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史艳利;刘长江;;诚实信用原则在刑事证据立法上的确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付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新动向[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晶晶;;我国现阶段刑讯逼供成因及对策浅谈[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陈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自侦工作的影响[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3 程莎;;浅论非法征据排除规则[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4 赵艳;;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基础及法律功能[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卫跃宁;口供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万永海;刑事法庭调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宋强;书证若干问题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思;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尼双纳;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4 臧柯;试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玉刚;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6 姜青蓉;诱惑侦查在行政执法中运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丁玮;上海“钓鱼执法”案件的实证与规范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振球;刑事搜查扣押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睿睿;论非法证据的排除[D];安徽大学;2010年
10 侯济文;侦查程序视野下的证据裁判理念[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宝富;陈邦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检察监督的必要性[J];法学;2008年09期
2 龙宗智;;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3 江必新;;正确认识司法与政治的关系[J];求是;2009年24期
4 王金贵;;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研讨会综述[J];人民检察;2008年15期
5 张智辉;王锐;;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处罚标准为视角[J];人民检察;2010年09期
6 朱铭元;;司法实践的新观念——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J];探索与争鸣;2007年01期
7 郭美松;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J];现代法学;2004年01期
8 万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操作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3期
9 万毅;;证据“转化”规则批判[J];政治与法律;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春;被害人应成为刑事诉讼当事人[J];人民检察;1995年08期
2 郭燕红;评《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肖宇平;刍论沉默权——对我国不适宜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几点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2期
4 孙明;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石坚,聂永刚;讯问对策与人权保障问题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7期
6 李荣珍,王吉生;论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冲突及其解决[J];行政与法;2005年10期
7 林劲松,毕慧;语义与语境: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花晓光;沉默权制度本土化构建之我见[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9 熊小松;;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可回避的自由心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侯智武;;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帆;;我国应确立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3 陈仕菊;;浅议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吴卫军;王婕;;刑事诉讼中法官的救助义务——以被害人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伍光红;;刑事证明责任主体论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江洪;蓝玉琼;车延风;;刑事诉讼中证人及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刚;;法律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化控辩模式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萧伯符;刘蜜;;也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中立性[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郭胜华;裴法让;;浅谈刑事诉讼中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任联寿;;多媒体示证系统在检察刑事诉讼中的运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萍 陆中华;[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博;[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王新友 通讯员 王潇潇;[N];检察日报;2010年
4 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 方雪莲;[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熊秋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陆建忠;[N];法制日报;2006年
7 顾建康;[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吴宏耀;[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记者 马珉璐;[N];廊坊日报;2007年
10 戴谦 王海声;[N];青岛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杨立新;刑事诉讼平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5 毛建平;起诉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7 秦宗文;自由心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尹茂国;冲突与平衡: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秀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屈新;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军;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李云燕;论我国刑事诉讼专家意见证据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顺林;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李磊;对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与运作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5年
5 卢敏;辩诉交易制度的法理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4年
6 王建;法医学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孙明洁;刑事诉讼中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设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小孟;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康晓钟;论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刘荣俊;论刑事诉讼中证人的义务和权利[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纪检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4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