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纠纷解决的加拿大借鉴——加拿大法院附设ADR制度启示
本文关键词: 纠纷解决机制 加拿大法院 法院委托 司法制度 解决纠纷 相结合 诉讼方式 当事人 诉讼程序 自我研究 出处:《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所谓"法院附设ADR",是指在法院主导下或者在法院委托、指派人员的主导下进行的,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安大略法院附设ADR的发展经历印证了如何通过司法手段优势与司法外手段优势相结合,提高解决司法纠纷的能力。我国可以在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自我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情尝试建立互补型纠纷解决机制十几年前,影片《秋菊打官司》轰动一时,"秋菊"一度成为中国人法律意识觉醒的象征。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人虽然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不少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却经常遇到诉讼
[Abstract]:The so-called "court-attached ADR" refers to the cour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urt or in the court entrus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ppointment of personnel.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ADR attached to Ontario court proves how to combine the advantage of judicial means with the advantage of extralegal means.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olve judicial disputes. On the basis of self-study of these two ways, China can try to establish a complementary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more than ten years ago. "Autumn chrysanthemum" once became a symbol of the awakening of Chinese legal consciousness. However, although the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is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in China today, many people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legal means. But often face litigation.
【分类号】:D971.1;D926
【正文快照】: 所谓“法院附设ADR”,是指在法院主导下或者在法院委托、指派人员的主导下进行的,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安大略法院附设ADR的发展经历印证了如何通过司法手段优势与司法外手段优势相结合,提高解决司法纠纷的能力。我国可以在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自我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桂海论丛;2006年06期
2 汤唯;;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模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杨小君;;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宋明;;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科学配置[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4期
5 范忠信;;健全的纠纷解决机制决定和谐社会——传统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对我们的启示[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6 李可;;宗教力量在应对唐宋民间纠纷中的作用[J];研究生法学;2007年04期
7 王鸿玲;;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我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分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国家法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制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4期
9 陈会林;;“吃讲茶”习俗与民间纠纷解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刘婷婷;;传统与现代: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分析[J];政法论丛;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欣欣;;从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赵金康;;试论雷经天的司法思想[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3 靳志玲;;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与建立和谐社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刘廷晓;;学习董老人民民主法制思想——读董老政法文集的几点认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石川正兴;苏明月;;和谐社会建设与犯罪人矫正制度——对非行少年相应法律制度的最近修改动向[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6 刘兆兴;;论董必武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7 占云发;万鸿青;;董必武的农村法治思想之探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8 高勇年;张建智;;浅论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律师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巍;;对美国支持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原因思考[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 闫振东;和谐语境下的纠纷解决机制建设[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关注经贸纠纷解决机制 推进海峡两岸法律合作[N];人民日报;2009年
3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高越强;德国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何 兵 张耀华;在何处为权利而斗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最高人民法院 赵昕 编译;可以量化的正义:衡量法治水平的十六项“法治指数”(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鲍强 孙丽;走近澳大利亚的司法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司法的变迁:走向规则之治[N];解放日报;2005年
8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张运环;美国法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中立评估[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张晋藩;中国古代国情背景下的司法制度(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张晋藩;中国古代国情背景下的司法制度(六)[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梁海峡;近代新疆南疆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5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会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8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燕;清代审判纠错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华伟;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倪文;凉山彝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现状及合理利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孙大明;我国古代司法鉴定制度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覃奕;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司法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李岍;乡镇政府参与下的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欧佳佳;近代新疆司法制度转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褚衍文;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司法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9 王振伟;上海法租界司法制度与实践之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勇勇;清末至民国时期甘肃司法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57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45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