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视角下我国法官制度的改革
本文关键词: 司法隐性知识 司法裁判主体制度 法官制度 法院管理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司法领域引入隐性知识论,更重要的目的是揭示隐性知识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法官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运用隐性知识,而基于法律文化的特征及现行的司法体制,在我国的司法裁判过程中,更需要隐性知识。司法隐性知识论将在法院管理制度、法官遴选制度、法官培训制度及法官考核机制等方面,对我国法官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Abstract]:The more important purpose of introducing tacit knowledge theory in the judicial field is to reveal the value of tacit knowledge in judicial practice. Judges need a large number of tacit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adjudi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culture and the current judicial system, tacit knowledge is needed in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adjudi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heory of judicial tacit knowledge will be in the cour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judge selection system. Judge training system and judge examination mechanism bring enlightenment to the reform of judge system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事证据立法问题研究”(JD1346)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近年已有文章对司法裁判中隐性知识的存在、特征及隐性知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表征等问题进行初步论述,批判了那种完全漠视隐性知识的存在和优先性,仅仅关注脱离当下司法实践经验和理解的理念、条文、定理、法则等显性知识的司法知识观。①在司法领域中引入隐性知识论,并非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民,杨永波,马幼宁,彭永和;法国司法改革与法官教育培训制度(上)[J];法律适用;1999年12期
2 杜瑞芳;;从职业培训视角探索中国特色法官遴选制度[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3 曹建东;潘杰义;司公奇;;组织内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量化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08期
4 冯文利,王和民;德国审判制度的特点与法官培训[J];人民司法;1997年05期
5 王琦;;国外法官遴选制度的考察与借鉴——以美、英、德、法、日五国法官遴选制度为中心[J];法学论坛;2010年05期
6 宋远升;;乡土社会型法官的社会性角色及其转型[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艾佳慧;;司法知识与法官流动——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8 贺日开,贺岩;错案追究制实际运行状况探析[J];政法论坛;2004年01期
9 贺利研;;德国法官的招录与培训制度[J];中国审判;2007年07期
10 施琴芬,崔志明,梁凯;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5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7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阮丽娟;;环境侵权责任的合理性解读[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叶姗;;购买性财政支出行为之可诉性援证[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8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诗诗;董事信义义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立立;对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模式的思考[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埃德加·伊塞尔曼,赵s,
本文编号:1480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48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