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诺布效应视野下的陪审团公正性

发布时间:2018-02-24 18:19

  本文关键词: 实验哲学 约书亚·诺布 诺布效应 陪审团 责任 出处:《天府新论》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实验哲学家约书亚·诺布提出的诺布效应显示,与一个好的副作用相比,人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坏的副作是行为者有意而为之的,据此,人们更倾向于对造成坏的副作用的行为者进行惩罚,但不会因为是好的副作用而表扬行为者。这就造成了认知判断和责任归因的非对称性的状况。当这种现象出现在陪审团中,就会对嫌疑人本应得到的公平、陪审团本应维护的正义以及陪审团成员无偏见地进行判断的能力构成伤害。
[Abstract]:The Norb effect, proposed by experimental philosopher Joshua Noble, shows that people tend to think that bad collateral work is intentional by the actor than a good side effec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punish those who cause bad side effects, but not to praise them for good side effects. This creates an asymmetrical condition of cognitive judgment and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The justice that the jury should uphold and the ability of its members to make an unbiased judgment would be detrimental to the justice that the suspect should have receive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D90-05;D9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东恩;;在加拿大参选陪审团[J];侨园;2000年05期

2 ;陪审制向法庭走来[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7期

3 苗鸣宇;赴美注意事项[J];21世纪;2001年06期

4 蔡彦敏;中美民事陪审制度比较研究———兼对中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扩大化趋向分析[J];学术研究;2003年04期

5 罗飞;;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6 正月;;在“世纪审判”的背后[J];四川监察;1996年04期

7 杜江峰,姚宪弟;略论权力制约与陪审团制度[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8 马贵翔;谢琼;;希望与抉择:陪审团的功能与实现解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黄长营;;美国法庭竞技的策略和技巧 以米勒诉罗杰斯手术美容索赔案为例分析[J];法律适用;2006年11期

10 安娜蒙娜·哈托克里斯;方胜;;美国老妇被判窝藏被盗古尔德文物[J];钢琴艺术;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柏正华;;法官执法公正的社会学思考——浅谈公开道德率的社会性功能[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费国平;周生军;;试论中国陪审制度的特点及其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丛杭青;;陈词证据的定义、范围与限界[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方勇;;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二元构造论——兼谈司法大众化与职业化的冲突与融合[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萍;;借英美法系陪审制度鉴我国陪审现状[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索立军;张思锐;;论陪审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王宏纲;;论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兼论董必武的人民陪审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8 刘婷婷;;人民陪审制的历史解读——兼论董必武的人民陪审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9 聂玉磊;;论法官指示制度之建构——兼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之适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汤维建;;应当制定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法》[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树洁;英国陪审团是怎样运作的[N];检察日报;2004年

2 清华大学副教授 易延友;日本司法获取民心的新动作[N];南方周末;2009年

3 张 吉;在新西兰旁听陪审团审案想到的[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郭士辉;美国的刑事陪审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弗朗西丝·吉布;改革中的陪审团审判面临新挑战[N];法制日报;2001年

6 黄长营;走近美国陪审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本报通讯员 杨锐;庭审现场走来“陪审团”[N];晋中日报;2010年

8 张晓平;工资协商“陪审团”保障职工权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丁山;英国刑事法庭开审华人拾贝案[N];法制日报;2005年

10 记者 胡晓明;美一陪审团裁定政府无责任[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施鹏鹏;陪审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翁静晶;论中国死者名誉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昌盛;论对抗式刑事审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朴永刚;案件事实真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曹永军;陪审制度变革的历史成因[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永明;论英国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其借鉴[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张弘;论证据裁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何邦武;刑事传闻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璨;英美陪审团制度演进的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宋秋艳;美国陪审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侯艳;中国陪审制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潘锋平;我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宁松;中国陪审制度论[D];湘潭大学;2002年

6 谢琼;论陪审团的价值与制度构建[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7 高珊;陪审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孙国进;刑事当庭宣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赵亮;我国教育法庭制度建构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孙保学;直觉作为证据:当代分析哲学中直觉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1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31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