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

发布时间:2020-07-13 10:55
【摘要】:法治社会下,作为运用最广、处于主导地位的诉讼,被置于纠纷解决体系的中心。不断调整变化的社会利益结构、便捷频繁的信息沟通、觉醒增强的权利意识促使公众对表达权、参与权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促使自愿协商解决纠纷的需求日益增强。从世界范围来看,追求更为温和、共同协作的解纷方式备受推崇,促进纠纷解决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成为趋势。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呈现网络化、网络舆论放大化、个人问题社会化、纠纷政治化、对抗暴力化等促使我国纠纷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向。而司法在应对新型纠纷时疲软化日益显现,同时地区间司法诉讼资源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均影响着人民对司法的满意感。替代性解纷方式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弥补诉讼程序不足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解纷基础的不同,替代性解纷方式与诉讼被划分成不同性质且并行的解纷方式,怎样实现与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从而发挥其最大价值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律师调解作为社会调解的方式之一,充分发挥律师队伍解决纠纷的专业、职业优势,有利于提高解纷效率将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外,关键之处在于构建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机制。我国律师调解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有所成就,但是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当前发展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而与诉讼程序的衔接仍处于逐步确立阶段。同时,我国有关律师调解在立法层面的缺位以及地区间律师队伍发展情况不一,进一步导致各地区律师调解运行参差不齐。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律师调解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我国学者在研究律师调解方面将重心放在律师调解类型上,而对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机制甚少有专门相关论著予以分析。但是促进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是在我国确立发展律师调解制度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明确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的基本内涵;第二部分:对域外国家或地区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进行考察分析,总结其好的做法以便为我国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提供借鉴经验;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的现状,一方面从路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另一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完善对策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第四部分:对我国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衔接的必要性以及完善路径两方面出发,为我国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娜;;无律师 不法治[J];淮海文汇;2013年01期

2 丁洁;詹昀刚;;律师调解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探讨——以浙江省杭州市试点实践为视角[J];中国司法;2018年12期

3 温晓燕;;律师执业环境的内涵、分类和评价标准[J];焦作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4 张承达;;律师调解作用研究——以X市律师调研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9年02期

5 郑丽;;山东省律师幸福感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08期

6 谢源;;从律师到法官的心路[J];人民司法(天平);2018年30期

7 姜明;;着力推动律师调解试点工作在安徽开花结果[J];中国司法;2019年01期

8 陆卫东;;推进上海律师调解试点工作更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思考[J];中国司法;2019年01期

9 王进喜;;论《律师法》修改的背景、原则和进路[J];中国司法;2017年11期

10 吴晨;;规范律师言论的域外经验和启示[J];中国司法;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高波;;关于青年律师品牌建立的几点思考[A];云南省首届青年律师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裴宝莉;;优质服务“织锦”,适度推销“添花”——谈青年律师如何有效拓展案源[A];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第十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7年

3 黄耀;;律师执业风险与保险保障问题初探——律师执业保险不能免除律师的执业风险[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吴毅;李鹏;;律师执业责任保险制度化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陈惠忠;;谈谈律师执业的艰难与困惑[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杨伟程;;律师执业道德规范刍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李连生;;简述律师执业活动的动态监控[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吴皓;;专业、工具、营销、协作——青年律师专业化之道[A];云南省首届青年律师论坛论文集[C];2018年

9 顾木州;;“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律师执业机遇与挑战[A];面向“一带一路”的律师法律服务——第八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郎子君;彭典民;;浅谈律师执业权益及对策的界定[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学者 作家 周泽雄;德肖维茨:律师作为知识分子[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张昊 本报见习记者 刘欣 王卫;律师维权惩戒需多主体多维度推进[N];法制日报;2019年

3 王学锋 记者 陈忠乾 马春晓;铜仁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N];法制生活报;2019年

4 杨玉龙;期待法院“微律师”推而广之[N];贵州日报;2019年

5 记者 赵春艳;北京法院“微律师”平台正式上线[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年

6 杨玉龙;“微律师”服务平台是创新之举[N];人民法院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关秋实;充分发挥律师职能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N];承德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汤婧婧 蔡嫦嫦;法官与律师相互打分,带来了什么[N];法制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赵红旗 本报通讯员 王飞 王侃;三门峡检察院为律师执业开辟网络通道[N];法制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昊;律师庄卓 13年坚守推动错案纠正[N];法制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秀娟;民国律师执业活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洁;当代中国律师的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卢俊成;我国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王逸凡;大数据背景下律师执业权利救济机制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志昂;律师庭外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

5 苏红;论律师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孔令华;论政府公职律师的法律地位[D];黑龙江大学;2018年

7 王麒;近代早期法国律师阶层及政治影响[D];武汉大学;2018年

8 张新武;律师在调解中的角色分析[D];湘潭大学;2017年

9 许田田;论我国律师执业监管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赵晓洋;我国律师执业状况调查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753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53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