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制度的修辞力初探——以民诉两审制为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玮玮;;从甘结到具结悔过:传统民事司法信任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邱昭继;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焦宝乾;;修辞方法及其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探讨[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4 于明;;司法审级中的信息、组织与治理——从中国传统司法的“上控”与“审转”切入[J];法学家;2011年02期
5 陈瑞华;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法学;1999年12期
6 焦宝乾;;司法中的法律修辞:国内研究述评[J];法治研究;2012年01期
7 詹姆斯·博伊德·怀特;程朝阳;;作为修辞之法律,作为法律之修辞:文化和社群生活之艺术[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8 李利军,李艳丽;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初探[J];河北法学;2001年06期
9 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石美静;熊万胜;;集体行动如何可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朱立恒;李辉;;中国两审终审制的理论反思[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戴璇;;司法判决书难以文学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范利斌;;直辖市下有自治机关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姚龙兵,马青连;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王鹤;牛庆军;;商业属性与律师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10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波;吕晶;万绍文;;我国检察制度历史溯源——古代御史制度与当代检察制度比较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科斯范式的意识形态问题[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9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诗诗;董事信义义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尽国;;司法裁决证立过程中的法律修辞——以“李庄案”判决书为素材[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2 杨昌宇;;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文化阻滞力[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3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4 张骐;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5 章武生,杨严炎;德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评析[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6 左卫民,谢鸿飞;法院的案卷制作——以民事判决书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7 刘星;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法律现代性引出的一个问题[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8 董敏;;一则美国刑事案件的语用预设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曲彦斌;“判牍”语言的道德力量与“法律文化” 读古今判牍小札[J];博览群书;2004年05期
10 田荔枝;;论法律论辩表达[J];边缘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贾焕银 重庆大学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陈忠林;[N];经济观察报;2008年
3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何兵;[N];经济观察报;2008年
5 庾向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美国俄勒冈大学 大卫·弗兰克;[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任远;[N];学习时报;2011年
8 方工;[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朝阳;法庭调解语言的语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科;;政治修辞情景的一般特征——兼以9·11事件为例[J];江汉论坛;2008年03期
2 张云秀;;论法官的修辞[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3 汪捷宇;;浅谈翻译的修辞空间[J];法国研究;2012年02期
4 陆燕;;修辞情境与语言意义体系的建构[J];学理论;2010年33期
5 陈金钊;;把法律作为修辞——讲法说理的意义及其艺术[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陈英;;政治修辞中的语言操纵:典故、借喻和隐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2期
7 谢晖;;论法律的逻辑命题与修辞命题——制度性修辞研究之四[J];法学评论;2014年03期
8 焦宝乾;;司法中的法律修辞:国内研究述评[J];法治研究;2012年01期
9 沈寨;;当权利成为一种修辞——对当下权利实践问题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谢晖;;法治预设与设问修辞——制度性修辞研究之三[J];文史哲;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勇卫;;简析酒语词语义的生成和修辞认知[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邵志洪;;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美国俄勒冈大学罗伯特·柯拉克荣誉学院院长、教授 大卫·弗兰克 编译 陈汝东 惠东坡;国家修辞:中国形象塑造的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美国俄勒冈大学 大卫·弗兰克;国家修辞的核心是说服而非武力[N];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云;作为解构策略的修辞[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瑜;翻译的修辞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郭伟;“耶鲁学派”解构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微;保罗·德曼修辞批评的洞见与盲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桂芳;詹姆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海燕;修辞性条件句的多视角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于克燕;修辞手段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娟;西方修辞视角下的迪斯尼乐园[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林心愉;“以反修辞之名行修辞之实”对美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解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泓;易中天现象: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修辞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悦;政治演讲中的修辞情境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姗姗;修辞叙事交流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潘巍;直销中劝服话语的修辞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9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8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