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07:27
检察机关是公共利益的代表,由其担当公益诉讼的主体,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诉讼,是各国的通例。尤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既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相一致,又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地许多检察机关开展的公益诉讼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证明效果。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由检察机关担任公益诉讼的主体,是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公益诉讼的一般理论为切入点,具体地分析、论证了我国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理论基础、可行性与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并就相关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公益诉讼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公共利益概述
一、利益的内涵
二、公共利益
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四、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五、公共利益的可诉性
第二节 公益诉讼
一、公益诉讼的起源
二、公益诉讼的内涵
三、公益诉讼的特征
第二章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考察
第一节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考察
一、英国
二、美国
第二节 对大陆法系国家的考察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第三节 对若干社会主义国家的考察
一、苏联
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节 对我国的考察
第三章 我国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正当性
第一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适格性
一、检察机关性质的适格性
二、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的适格性
第二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必要性
一、国情因素的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和作为“WTO”成员的要求
第三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可行性
一、检察机关诉权的主动性特点决定其适合担任公益诉讼主体
二、我国检察机关具备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
三、经验与实践的实证
第四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正义
二、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三、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第四章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构建
第一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方式
第三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管辖
第四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费用
第五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
第六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J]. 谭闯,刘昌强,谢光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1)
[2]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J]. 齐树洁,郑贤宇.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3]论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J]. 胡锦光,王锴. 法学论坛. 2005(01)
[4]“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J]. 张千帆. 法学论坛. 2005(01)
[5]论法律中的公共利益[J]. 颜运秋,石新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04)
[6]论法律利益[J]. 周旺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02)
[7]民事公诉制度研究[J]. 常英,王云红.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04)
[8]全球化的二重性[J]. 吴易风. 当代思潮. 2000(06)
[9]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其对策[J]. 胡代光.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0(11)
[10]新中国民事行政检察发展前瞻[J]. 杨立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2)
硕士论文
[1]法治的社会基础[D]. 何峥嵘.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5156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公益诉讼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公共利益概述
一、利益的内涵
二、公共利益
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四、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五、公共利益的可诉性
第二节 公益诉讼
一、公益诉讼的起源
二、公益诉讼的内涵
三、公益诉讼的特征
第二章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考察
第一节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考察
一、英国
二、美国
第二节 对大陆法系国家的考察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第三节 对若干社会主义国家的考察
一、苏联
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节 对我国的考察
第三章 我国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正当性
第一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适格性
一、检察机关性质的适格性
二、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的适格性
第二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必要性
一、国情因素的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和作为“WTO”成员的要求
第三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可行性
一、检察机关诉权的主动性特点决定其适合担任公益诉讼主体
二、我国检察机关具备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
三、经验与实践的实证
第四节 检察机关担当公益诉讼主体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正义
二、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三、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第四章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构建
第一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方式
第三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管辖
第四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费用
第五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
第六节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J]. 谭闯,刘昌强,谢光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1)
[2]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J]. 齐树洁,郑贤宇.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3]论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J]. 胡锦光,王锴. 法学论坛. 2005(01)
[4]“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J]. 张千帆. 法学论坛. 2005(01)
[5]论法律中的公共利益[J]. 颜运秋,石新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04)
[6]论法律利益[J]. 周旺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02)
[7]民事公诉制度研究[J]. 常英,王云红.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04)
[8]全球化的二重性[J]. 吴易风. 当代思潮. 2000(06)
[9]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其对策[J]. 胡代光.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0(11)
[10]新中国民事行政检察发展前瞻[J]. 杨立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2)
硕士论文
[1]法治的社会基础[D]. 何峥嵘.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5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5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