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7 09:34
民事纠纷产生后,双方当事人都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挑选何种方式和途径来解决纠纷。社会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各种民事纠纷解决机制,那么这些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在收益相同(实现同等威慑)的情况下哪一种的成本最低,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效率最高?这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权利救济实现的制度,也就是实现实体法构建的权利结构、落实威慑力的程序制度。实体法规定的各种权利、义务并不是都能够自动生成自我实现的,必须经过一定程序运作方能实现。程序制度存在的首要目的是推动实现实体法要求的法律效果,如产权被侵犯可通过判决获得赔偿和补救,合同被违约可通过仲裁或诉讼获得违约金或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损失,发生交通事故可通过审判对受害方继续实施救助从而实现对潜在侵权者的威慑。但是,程序制度的运行需要付出成本或代价,借助于程序制度来保护实体权利和落实具体义务也要付出成本或代价。从经济社会角度看,任何纠纷都是个体行为偏离社会要求的最优状态的表征,因此,纠纷的解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资源的额外付出或浪费,是社会非正常的成本支付,整个社会如果在最优状态下运行本来是可以避免这些成本的支付,但这是一种理想设想...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法律市场的假定和由来
1.1 法律市场的基本特征
1.1.1 "经济人"的假设
1.1.2 法律市场的竞争
1.2 法律市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1.2.1 生产什么
1.2.2 怎样安排生产
1.2.3 为谁而生产
1.3 比较法律市场和经济市场之间的差异
2. 法律市场的供给和法律市场需求的经济学经济分析
2.1 法律产品的供给
2.1.1 国家机关供给法律
2.1.2 法律产品供给充足与否的因素
2.2 法律产品需求
3.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
3.1 法律市场的成本
3.2 法律市场的收益
4.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分析
4.1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分析的经济目的:纠纷解决成本最小化
4.2 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
4.2.1 多种纠纷解决机制
4.2.2 诉讼解决机制
4.2.3 起诉决策
4.2.4 调解与判决决策
4.2.5 审前调解程序(制度)构建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诉难: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J]. 张卫平. 法学研究. 2009(06)
[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分析[J]. 朱景文. 法学研究. 2008(05)
[3]诉讼经济简论[J]. 顾培东. 现代法学. 1987(03)
本文编号:3398447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法律市场的假定和由来
1.1 法律市场的基本特征
1.1.1 "经济人"的假设
1.1.2 法律市场的竞争
1.2 法律市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1.2.1 生产什么
1.2.2 怎样安排生产
1.2.3 为谁而生产
1.3 比较法律市场和经济市场之间的差异
2. 法律市场的供给和法律市场需求的经济学经济分析
2.1 法律产品的供给
2.1.1 国家机关供给法律
2.1.2 法律产品供给充足与否的因素
2.2 法律产品需求
3.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
3.1 法律市场的成本
3.2 法律市场的收益
4.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分析
4.1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分析的经济目的:纠纷解决成本最小化
4.2 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
4.2.1 多种纠纷解决机制
4.2.2 诉讼解决机制
4.2.3 起诉决策
4.2.4 调解与判决决策
4.2.5 审前调解程序(制度)构建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起诉难: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J]. 张卫平. 法学研究. 2009(06)
[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分析[J]. 朱景文. 法学研究. 2008(05)
[3]诉讼经济简论[J]. 顾培东. 现代法学. 1987(03)
本文编号:3398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9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