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人民法庭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10-31 16:48
  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基层司法中一项独特的制度,人民法庭制度及其改革也备受重视。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随后在2000年和2004年两次召开全国法院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而在2005年4月8日至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又一次召开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并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充分显示出人民法庭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人民法庭制度从建国之初确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几经变迁。理论界曾经有过关于人民法庭存与废的激烈争论,但由于基层,尤其是农村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当前形势下人民法庭仍有存续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司法实践中,人民法庭的设置情况、人员结构、物质装备、司法过程等方面的现状反映出当下人民法庭存在资源不足、部分职能虚置、审判机制运行不畅、社会地位失衡等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得出农村社会的特性与法律普适性的不平衡、长久以来的人民法庭职能定位不确切是法律根源,普法宣传不到位是主观原因,而司法不独立、基层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不协调则是体制障碍。因为人民法庭制度主要适用于农村,人民法庭的运作深受农村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的影响,...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人民法庭制度的历史回顾
    1.1 人民法庭制度的确立及初步发展
    1.2 人民法庭几经变迁的历程
        1.2.1 人民法庭的撤并时期
        1.2.2 人民法庭撤并引起的争议
        1.2.3 人民法庭工作的全面加强时期
    1.3 对人民法庭制度发展历程的评析
        1.3.1 人民法庭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1.3.2 人民法庭制度存在的正当性
第2章 人民法庭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人民法庭的概况
        2.1.1 立法上对人民法庭的职能界定
        2.1.2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庭的资源配备
    2.2 人民法庭的现实障碍
        2.2.1 人民法庭资源不足
        2.2.2 人民法庭审判机制运行不畅
        2.2.3 人民法庭部分职能虚置
        2.2.4 人民法庭社会地位失衡
第3章 人民法庭制度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3.1 法律根源
        3.1.1 基层社会的特性与法律普适性的不平衡
        3.1.2 人民法庭的职能定位不切合实际
    3.2 现行体制障碍
        3.2.1 司法不独立
        3.2.2 其它基层法律服务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3.3 普法宣传不到位
第4章 完善人民法庭制度的构想
    4.1 完善人民法庭制度的考量因素
        4.1.1 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观
        4.1.2 农村社会的正义观
    4.2 完善人民法庭制度的几点建议
        4.2.1 完善相关立法
        4.2.2 实践中切实加强人民法庭自身建设
        4.2.3 改善人民法庭制度的运行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庭长的行政管理: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J]. 高其才,黄宇宁,赵彩凤.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9)
[2]需求与应和:对基层法官使用方言的研究——以乡土社会为背景[J]. 刘志刚.  法律适用. 2008(07)
[3]法庭调解话语与角色研究 一种语用分析的进路[J]. 程朝阳.  法律适用. 2008(03)
[4]浅谈乡土社会中的正义观[J]. 李然,张赫.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7(06)
[5]法官:基层司法的主体——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法官的实证分析[J]. 高其才,赵小蜂,黄宇宁.  金陵法律评论. 2007(01)
[6]人民法庭法官的司法过程与司法技术——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J]. 高其才,黄宇宁,赵小蜂.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02)
[7]基层司法运作的物质基础——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建筑、办公设施的实证分析[J]. 高其才,黄宇宁,赵小蜂.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7(01)
[8]论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路径[J]. 马建新.  大连干部学刊. 2007(01)
[9]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J]. 喻中.  法商研究. 2007(01)
[10]人民法庭的案件受理——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J]. 高其才,黄宇宁,赵小蜂.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 张珉.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68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68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